转型期县域乡村空间差别化发展类型及路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998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稳步推进,社会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6%,成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国家。但长期以城镇发展为主,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难题。为此,党和政府不断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战略方针,乡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此时,城乡资本、物质、劳动力等要素快速的流动,中国逐步进入城乡融合发展转型期。在这一阶段,乡村社会空间、经济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均出现分化现象,部分欠发达地区出现不协调、不适应等新问题,乡村空间异质性、混杂性凸显。乡村空间差别化发展是解决这一时期乡村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江苏省欠发达县份-徐州市丰县为案例点,其城镇化水平刚过50%,县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其乡村发展与苏北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共性,因此研究丰县乡村空间差别化发展类型及路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梳理乡村空间差别化发展研究成果基础上,详细分析村庄发展水平和村庄发展潜力对村庄未来发展路径的影响。其次,结合丰县城乡发展特征,在综合考虑数据可获取性、科学性的基础上,选取了9个指标,采用多层次空间分析法分析了丰县各村域在农业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完善水平的差异,同时利用Arc GIS和Geo DA软件,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的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村域发展水平在空间集聚的特征。再次,立足城乡发展转型趋势,综合选取了9个村庄未来发展资源因子,运用多因子空间叠合评价法来分析村庄未来发展潜力。最后通过行政村和自然村两个层面采用“村域现状水平+村庄未来潜力”上下联动的分析方法判断村庄差别化发展类别,并针对不同发展类型提出发展路径,弥补了现有评价方法仅定位到行政村尺度的不足。研究表明:村域发展水平高低是对村庄发展现状判别,村庄发展潜力大小为乡村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明确的指导,两个指标体系既存在联系,也存在差异,二者均对于村庄差别化发展路径选择存在重要意义,不可分割。丰县村域发展水平一般,四成乡村属于欠发达地区,整体村域发展水平空间特征明显;丰县村域多元发展能有效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各村庄所具备的发展潜力大小差异较大,布局在主干道路周边的村庄发展潜力较高,欢口镇、王沟镇、范楼镇低发展潜力村庄数量较多。未来乡村发展路径主要分为五类:特色保护型村庄、集聚提升型村庄、搬迁撤并型村庄、整治优化型村庄和其他一般型村庄。
其他文献
抗冻蛋白是一类具有热滞活性的蛋白质,它能够与冰晶吸附结合,降低溶液冰点,阻止冰晶生长,而且可以抑制冰晶再结晶现象。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抗冻蛋白对延长冷冻食品的贮藏
目的: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基因扩增或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继表皮生长
法院调解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最独具特色的一项制度,素有“东方经验”的美誉。相较于法院审判,调解程序的运行更加灵活随意,在化解社会矛盾、节约司法资源、维护当事人关系的
注重信息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信息教育的含义与重要性,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教育的关系,并探讨了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信息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