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580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德华·汤普森是战后英国新左派文化研究的奠基人,是英语世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作为一名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汤普森从社会史的实证研究入手,在批判传统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多领域绵密细致地以古证今、阐幽发微,力图探索一种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唯物主义”。不仅引发诸多激烈的争论,甚而是批评,而且确立了其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独特地位。本文以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其生成背景、核心思想、构建理路、当代反思等方面加以阐析。首先,从思想生成背景来看,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形成不仅深受英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而且与战后英国社会及世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既体现汤普森对马克思所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笃定,也引发了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激烈争论,可以说,正是在论战辩驳中汤普森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呈显。其次,从核心思想的角度来讲,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思想重新解读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重要范畴,基于“实践—经验”之上的文化释义延伸与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他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特点之一即是强调实践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他运用十八世纪社会实证史研究对自己的理论予以现实论据支持,其中对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做了大量陈述,充分展现工人阶级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文化属于社会上的每个人。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文化的历史生成及其影响都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质,而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可以更好地丰富社会实践,进而通过文化变革实现社会主义在英国的新发展。再次,从理论构建的角度来看,汤普森自下而上的思考路径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方法论对其“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有着重要意义,而摒弃教条主义与唯经济论,从社会现实实践活动、人民主体出发去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也为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起点。最后,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予以当代反思,科学、客观地评价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坚持以历史的、总体的观点看问题,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基于实践发挥文化的引领性作用。总之,尽管汤普森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具有不彻底性、不完备性以及乌托邦色彩,但其注重历史的真实性,注重实践的具体性,拒绝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一贯立场,使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仍具有当代价值。“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既体现出汤普森对马克思所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又展现了浓厚的“英格兰性”,其植根于英格兰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的理论思考、政治思考、文化思考仍然值得肯定。因而,深入研究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对我们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人口大量外流成为城市生活的参与者,渐渐失去了原本的活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再次确认了乡村是社会图景的基础构成部分不能被丢弃,针对乡村问题的研究有了现实意义。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村民发挥主体性作用,而引导行为的主体意识建立在现代性的反思之上。大众传媒进入乡村空间加剧了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一方面以新的技术维系着乡村空间内各要素的稳定,另一方面又建构起与传
整本书阅读该指向何处?思辨读写,是整本书阅读读写一体的新思路。本文从共生式、主题式、创意式三个角度解剖整本书阅读的思辨读写,有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写作,
研究目的使用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调查社区衰弱老年人的健康现状,为制定低成本、高效益的社区衰弱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数据支持,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