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经编机编织时棉纱毛羽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对高速经编机编织过程中棉纱毛羽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论文首先介绍棉纱在经编上的应用概况,分析国内外关于在高速经编机上编织时棉纱毛羽的研究现状,指出国内外关于经编编织时棉纱毛羽的研究很少,仅有少量关于纬编编织时棉纱毛羽的研究,对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然后论文从力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纱线毛羽的形成机理,指出纤维弯矩大于加捻纤维扭矩时就会产生毛羽,随后简单介绍了本课题使用的毛羽测试仪及其测试原理,并根据实际和理论计算得出2mm及2mm以上的毛羽在经编编织过程被视为有害毛羽。接着从生产实践中分析了高速经编机(HKS3-M)上经纱的消耗和运动,绘制了在HKS3-M型经编机上编织经平绒时前后梳的经纱消耗图,得出实际的纵移次数,通过理论计算证实了纵移次数的准确性。然后论文对经编编织过程中纱线经过的各个部位(导纱杆、分纱梳、张力杆、导纱针)时以及纱线成圈过程进行了力学分析,分别找出了每个过程对棉纱毛羽变化的影响因素,并绘制了棉纱经过各个部位时纱线毛羽的变化图。再然后分析了编织条件即编织速度和纱线张力对纱线毛羽变化的影响情况。最后综合上述分析,对于同一种棉纱-70s紧密纺单纱,得出动摩擦系数μ、组织结构(纵移次数K)、纱线的运动速度(机器速度v)为棉纱毛羽变化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了这三个影响因素分别对长度为1mm~5mm的毛羽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为扩大棉纱在经编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崇州市中小学生及幼托儿童传染病(以下简称“学生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7、SPSS 19.0建立数据库,对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
目的 分析2000-2018年巴中市新发麻风病例进行流行特征,为麻风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18年巴中所有新发麻风病患者的资料汇总,使用Excel 2016和SPSS 17.0软件对其
国内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器的研究进展一直很慢。目前国内的束纤维强力仪多为早期的卜氏束强仪。此类强力仪自动化程度低、技术落后、信息量小。澳大利亚CSIRO上世纪80年代推
目的 了解米易县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3-2018年米易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据,计算分性别、分年龄组和分病种的死亡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