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作为我国草莓重要产区,目前在生产栽培上以低海拔地区短日照草莓品种为主,品种优良种性退化、果实熟期短而集中(以冬草莓为主)、整体品质不优,制约了四川草莓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试验通过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引进4个日中性草莓品种:‘Albion’(阿尔比)、‘Monterey’(蒙特瑞)、‘San Andreas’(圣安德瑞斯)、‘Portola’(波特拉),比较了不同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物候期、植株生长、果实性状品质与产量等特性,研究了高海拔地区夏季冷凉气候下品种引进筛选与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结果如下。(1)松潘的生态气候条件适宜4个日中性草莓品种的生长,可以商业化生产夏秋草莓,能够产业化繁育子苗。(2)4个日中性品种适宜在松潘高寒干燥(海拔3200m)栽培,产量可达35602.8kg/hm2。松潘高寒湿润地区栽培的适宜品种为‘San Andreas’和‘Portola’,‘Albion’和‘Monterey’品种在高寒湿润地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高于高寒干燥地区;温暖湿润地区栽培的适宜品种为‘Monterey’、‘San Andreas’和‘Portola’。(3)‘Albion’在高寒干燥地区和温暖湿润地区表现较好,果实性状好,TSS含量10.8%;植株长势较强、抗逆较强;在温暖湿润地区(海拔1312m)表现最好,果实5月30日成熟,采收期最长持续78d。(4)‘Monterey’在松潘高寒干燥地区、高寒湿润地区及温暖湿润地区的综合表现最优。植株长势强,叶面积可以达到16.68×15.76mm;果实性状优异,TSS含量10.5%;成熟早(海拔1312m的果实6月3日成熟),采收期长(最长持续时间158d);子苗质量好、繁殖系数较高(3.26)、抗逆性较强。(5)‘San Andreas’在3个海拔高度地区的综合表现比较均衡,植株长势强、果实性状好,平均单果重约33.35g,最大单果重达65.86g;子苗质量好,繁殖系数较高;在高寒干燥地区和高寒湿润地区的果实产量最高,分别达到2373.5kg/667m~2和1655.1kg/667m~2,在高寒干燥地区采收期长达163d;但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果实成熟较晚,抗逆性一般。(6)‘Portola’植株根茎在4个日中性品种中最粗,植株长势强、果实硕大(果实体积为49.73×41.3mm),抗逆性强,在遭遇极端暴雨气候时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成熟期早(海拔1312m的果实5月30日成熟),采收期较短(持续时间最短为72d),TSS含量为7.7%~8.4%,酸度大。(7)种苗繁育方面,日中性品种的子苗根茎粗度和鲜重明显比短日照品种大,短日照品种繁殖系数和单位子苗繁殖量比日中性品种高。日中性品种和短日照品种均适宜在温暖湿润地区的地区进行繁育,部分日中性品种也适宜在高寒湿润地区繁育。草莓子苗的繁育质量,在高海拔地区一定范围内随海拔升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子苗生长和花芽分化,苗木质量较好。但海拔过高,温度降至最低适宜温度之下,子苗质量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