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消费者和特殊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意义,开展土壤动物学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河南省伏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9月进行了野外采样,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空间分布、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探讨海拔梯度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土壤动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区样地中共捕获土壤动物3121只,隶属于4门9纲29个类群。优势类群2类:鞘翅目幼虫和线虫;常见类群12类:地蜈蚣目、马陆目、鞘翅目、膜翅目、蜈蚣目、石蜈蚣目、双翅目幼虫、后孔寡毛目、蜘蛛目、弹尾目、蜱螨目、线蚓;其余为稀有类群。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层分布总体上都随土壤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个体密度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类群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与其类群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呈正相关,但与优势度指数(D)并无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丰富度指数(Dmg)的关系也因生境而异。各海拔梯度土壤动物群落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高海拔区(1500-1800m)的4个样地;第二大类是位于中海拔区(1300-1500m)的2个样地;第三大类是位于低海拔区(1000-1300m)的3个样地。影响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动物多样性和相似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各样地局部生境的差异性所导致。在综合考虑土壤因子对各海拔梯度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时,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分析表明,影响各生境土壤动物的土壤因子主要是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