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湿地资源的愈加重视,全国各省市为了更好的保护本地区的湿地资源,先后开始了对湿地保护的立法探索。现有的法律体系将湿地保护分割于各个法规、规章之中,不利于对湿地整体和专门保护。现有的法规、规章往往过于重视湿地的经济价值而忽略湿地的生态价值,更加凸显湿地专门立法的必要性。湿地保护的核心是制度设计,文章通过分析现有的湿地保护制度提出湿地保护法的基本制度,为进行全国性的湿地保护立法提供经验。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笔者总结了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国的湿地概念,同时查阅了国内已经出台湿地保护条例,包括甘肃、湖南、广东、陕西、内蒙古、宁夏、四川等20个省份的湿地概念,对国内外已有的湿地概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我国湿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湿地概念。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在生态主义的视角下对原有的合理利用的湿地立法理念进行了反思,一是破除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立法理念,充分考虑湿地非人类自然体的需求;二是形成以生态平衡为目标的立法理念,妥善处理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三是确立湿地保护“主流化”的观念。在新的立法理念的视角下对湿地立法原则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生态优先、整体性保护和谨慎预防保护的原则。第二部分是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首先,建立湿地保护规划制度,从湿地规划制度的概念出发,明确湿地保护规划的制定主体和内容;其次,建立湿地保护的分级分类和名录制度,为湿地保护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最后,建立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制度,明确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的第三方地位,从制度上推动湿地保护的社会共治。第三部分是湿地利用法律制度的构建。首先,笔者在生态主义的视角下通过湿地开发许可证制度的含义,提出了湿地开发许可证制度的具体内容,明确提出了许可标准和审批程序;其次,建立湿地影响评价制度,详细论述了环评的流程,并且提出了湿地环评制度目标应当是保证湿地的生态平衡、建立区域协调环评制度以及拓宽民众参与渠道的建议;最后,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明确湿地生态补偿的范围、解决湿地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生态移民”和拓宽湿地补偿的方式。第四部分是湿地保护的救济与责任制度的构建。建立湿地保护司法救济制度,主要从湿地的视角完善现有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通过拓宽湿地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保证公共利益诉求的通畅。建立和完善湿地破坏者、湿地管理者的责任追究机制。通过分析我国各省市现有湿地破坏者责任追究机制,分析其中的问题,例如,对破坏者处罚的方式单一和罚款力度不足、对管理者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通过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法律追究责任制度,威慑湿地破坏行为,保证湿地行政主管部门忠实履责。
其他文献
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探讨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建设及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实践得出,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为了适应地方实际发展需求,
在中国,文化传统非常复杂,是在长期的变异中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与生态环境共同使原生态艺术形成并发展,而各种形态的舞蹈却是从原生态源流到现代社会中,逐渐成为民族智慧的
该文作者通过公共艺术教学中壁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介绍与实践项目的案例解析,探讨被纳入当代公共艺术语境的壁画教学面临的新挑战与解决方案。
腕足动物与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十多个动物门类一起构成后生动物(metazoa)中分异度最大的谱系分支——冠轮动物(Lophotrochozoa)。在冠轮动物分支概念提出20周年之际,分子系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腐败产生的棕褐色液体,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能产生很强的遗传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纳滤膜浓缩液是垃圾渗滤液经过
本文以突破技术为切入点,介绍与持球突破技术相配套的旋转爆发力练习方法,以期能为同学们尽快正确掌握突破技术、发展相应的爆发力和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提供指导。
通过对常见微生物种类进行纯培养获得多种微生物菌落形态,并将其与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盘状化石Aspidella与圆盘形菌落的轮廓和放射状分布的小脊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