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上、陆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古代商贸路线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传,各国饮茶风俗也多源于中国。本文是以《现代茶:一种古老饮品的新解读》为素材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笔者选取其中的第三章进行翻译,并在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指导下,结合茶文化类文本自身的特点,探讨茶文化类文本翻译中的词汇和句式的衔接问题。此次翻译实践内容以介绍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的茶道仪式为主,其中涉及茶学专业词汇和部分音译的词汇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根据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语言(目标语)文本材料去替代另外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因而笔者主要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促进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根据范畴转换,通过改变词性、调整语序等翻译方法,既保证原文信息的完整翻译,还能帮助目的语读者准确理解文本,以此促进茶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原文本以隐性逻辑关系为主,笔者在翻译时合理增加连贯词,将原文中的隐性的关系进行显化处理,来减少译入语读者的困惑,让茶文化内容的翻译更为准确。本翻译实践报告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总体介绍了整个翻译任务,详述该翻译任务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内容对《现代茶:一种古老饮品的新解读》这一翻译任务进行了描述,对原文文本类型和语言风格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部分内容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任务前的准备工作、任务中的问题处理和任务后期的审阅校对。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结合所选文本的典型例句,着重探讨了翻译实践中语篇衔接的范畴转换。第五部分回顾了此次翻译实践整个过程,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收获的经验。在此翻译报告中,通过对翻译过程及具体案例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几点适用于茶文化类文本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以期为推动此茶文化文本的汉译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