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公交优先战略的逐步实施,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交枢纽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运营重要的环节,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然而国内外的交通学者对公交枢纽的研究多侧重于地下轨道交通枢纽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选址规划、布局模式和枢纽评价等方面,而对现有的地面公交枢纽的规划布局等研究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地面公交枢纽的规划布局。本论文采用理论结合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公交枢纽的布局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其次,论文对枢纽内线路的布置建立简单实用的模型以求得枢纽内最优的线路布置,最后,论文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有以下两大核心研究重点:首先,本文主要研究公交枢纽布局模式,并对国内外典型枢纽布局案例进行剖析。本文在对公交枢纽进行初步理论的概述后,将现有的地面公交枢纽布局模式分为同方式换乘枢纽布局和不同方式换乘枢纽布局两类,并提出行列式布局、边界式布局、环岛式布局、半圆型布局、T型布局、U型布局等布局类型,同时对其换乘方法和适用性进行阐述;之后,论文以杭州黄龙公交枢纽、北京前门公交枢纽等为例对公交枢纽布局模式进行分析。其次,本文主要对枢纽内的站台布置进行研究。本文对站台的布置研究分为对站台布置模式的定性研究和线路站台布置规划方法的定量研究两大类。在定性研究方面,本文将站台布置形式分为单通道排列式、多通道排列式和组合式三种,分别阐述其具体的布置形式、优缺点和适用性;在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选取行人换乘距离、行人集散距离、车辆在枢纽内行驶距离为指标,建立以枢纽内行人和车辆总距离最短的模型,并分别以组合式站台和单通道站台为例进行算例分析。本研究主要从枢纽微观布局的角度出发,归纳提炼了枢纽台布局的不同类型,并进一步对枢纽内站台和线路的布置关系建立简单实用的模型。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丰富公交枢纽布局理论,而且对枢纽内公交线路的布设有一定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