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视野中的三个世界理论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hwangseag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一经面世就给全世界,尤其是整个哲学界带来了震撼性的冲击,也引起了我国学界的高度兴趣。然而,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三个世界”理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第一部分对“三个世界”理论以及其对认识论的意义做了回顾与分析。本文的第二部分以数字化的视角对波普尔的理论进行了评述。作者将“世界3”重新定义为已编码的且可共享的信息的世界,并讨论了数字信息技术对世界3的拓展。本文也试图论证“三个世界”理论的合理性,且将三个世界的相互关系重构为一个环状结构,并指出世界2不再是世界1与世界3之间不可缺少的中间媒介。以此为基础,本文讨论了新的“三个世界”理论对认识论的启示,尤其是对信息权利与教育领域的理论贡献和意义。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日益网络化和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人类思维与交往方式,促进了组织管理范式巨大的变革,使传统的行政性管理论发展成为知识管理论,并由此导致了新的组织形式的产生。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于哲学的角度,运用组织的有关原理,对科研组织的虚拟化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讨。科研组织虚拟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而催生的虚拟实在和虚拟时
在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中,意识形态主要是独立于个人的外部存在,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的一整套观念体系,“虚假性”和“遮蔽性”是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西方马
在当今城市中,人们介入的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由此所引出的各种社会公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平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