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农业形态逐渐由城郊农业过渡到集生产、生活和生态多种功能并存的都市农业,并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内的许多沿海城市逐渐发展起来。作为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基础条件、客观要求以及特色优势,都市农业在为其提供新鲜、多样化、无公害农副产品和回归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其技术示范和辐射效果,对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都市农业的相关文献,从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入手,概括了都市农业的含义、特征、功能、类型等基本理论以及本文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基础,总结国内外都市农业实践经验以及对成都的启示,为成都发展都市农业提供借鉴和参考。利用SWOT战略分析框架,系统地分析了成都发展都市农业的背景和条件,认为成都在经济、气候、区位、科技、城乡差距、蜀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又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农业形态转型、快速的城市扩张等作为外部支撑,此外还从耕地资源、水资源生态、农业生产风险和国际市场等方面分析了成都发展都市农业存在的劣势与面临的威胁。通过实践调研和理论总结,分析目前成都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其发展历程、结构、布局、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对战旗村都市农业进行具体案例分析,结合成都总体现状提出目前其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缺乏特色,趋同现象严重,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产业链条较短,缺少全局规划,政府指导不足等。最后试着提出成都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立足优势资源,突出地方特色;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都市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都市农业科技含量;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