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者英语量化辖域解读和习得的实验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口知识量化辖域习得近年来成为二语界国际前沿研究课题。量词在所有语言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量词名词词组和其他量词名词词组或逻辑算子,如疑问词(wh-word)、否定词一起出现时产生量化辖域关系。量化辖域关系涉及句法和语义接口,有的甚至涉及句法、语义、语篇及语用接口。前者是内接口范畴;后者为多接口属性。英汉量化辖域解读存在跨语言差异,英语多有歧义,汉语通常没有歧义。复杂的接口性质和语言类型学上的差异使二语学习者在习得量化辖域关系时遇到极大困难。
  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者在不同理论框架下考察二语学习者对量化辖域的解读和习得。绝大多数研究在先天论框架下,基于量词提升理论进行,主要关注习得过程中普遍语法是否可及,是否存在一语迁移。少量研究基于接口假说,聚焦量化辖域内接口和外接口习得,探讨接口知识量化辖域习得的普遍认知加工机制(?z?elik 2017)。还有些研究在先天涌现论框架下,关注遵循效率优先原则的加工器对解读和习得的处理(Lee 2009;Kwak 2010)。
  先天论一直试图缩小普遍语法的范围,量词提升操作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不断被质疑,因此基于此理论的二语量化辖域研究范式受到挑战。目前关于接口知识量化辖域习得最新理论为O’Grady(2015c)的加工决定论,该理论从内部处理机制分析语言本体和语言习得,突破了普遍语法的限制。国内外二语界对量化辖域解读和习得的研究少见,接口属性多被忽视,目标结构单一,研究结果互相冲突,对结果的理论解释不一致。且该领域的研究不全面深入,也没构成系统。本学位论文使用实验语言学方法,研究加工决定论与中国英语学习者接口知识量化辖域习得相关的一些关键问题,意在拓展和完善上述理论研究,助力接口知识量化辖域习得。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中国学习者如何解读every...a(n)和a(n)...every主被动句,every/some...not和not...every/some的辖域关系?
  2)中国学习者解读every...a(n)和a(n)...every主被动句,every/some...not和not...every/some的辖域关系的过程中,是否有一语加工套路的迁移?
  3)辖域语境、量词位置、量词种类和语态影响中国学习者解读every...a(n)和a(n)...every主被动句,every/some...not和not...every/some的辖域关系吗?
  4)英语水平影响中国学习者习得every...a(n)和a(n)...every主被动句,every/some...not和not...every/some的辖域关系吗?
  本研究采用无语境汉语实验、无语境英语实验及有语境英语实验的设计,运用离线阅读回答问题和在线图片或故事真值判断的实验范式,考察量词-量词(every...a(n)和a(n)...every主被动句),量词-否定词(every/some...not和not...every/some)两类量化辖域结构,对比中国学习者英、汉辖域关系解读,不同英语水平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英语辖域关系解读。具体结果如下:
  (一)量词-量词(every...a(n)和a(n)...every主被动句)
  无语境实验一结果:1)“每...一”主被动句,中国学习者接受表层和逆序解读的比例都很高,“每...一”被动句,偏好逆序解读;2)“一...每”主被动句,不接受逆序解读。
  无语境实验二结果:1)every...a(n)主被动句,中国学习者接受表层和逆序解读,every...a(n)被动句,没有明显解读偏好;2)a(n)...every主被动句,都强烈偏好、甚至只接受表层解读。通过实验二和实验一的结果对比,发现中国学习者解读英汉辖域关系的表现很相似,因此可能存在汉语加工套路迁移。
  有语境实验三结果:1)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解读模式相似,四种句型的辖域解读难度从高到低均排序为:a(n)...every逆序解读>a(n)...every表层解读、every...a(n)表层/逆序解读。2)中国学习者解读四种句型时,表层解读的接受度高于逆序解读的接受度。every...a(n)主被动句的逆序解读接受度大幅超过a(n)...every主被动句的逆序解读的接受度。3)除了解读every...a(n)主被动句表层辖域,高水平组显著优于低水平组,其他句型量化辖域解读,两组表现相近。高水平组也没有成功习得逆序解读。本实验证实表层辖域比逆序辖域更容易解读、量词词汇特征和量词间相对位置影响逆序辖域的接受度,同时发现语言水平对双量化句的解读和习得没有影响。
  (二)量词-否定词(every/some...not和not...every/some)的研究结果:
  无语境实验四结果:1)中国学习者解读“每...没有”、“有一些...没有”和“没有...每”,都偏好表层解读;2)解读“没有...一些”,却偏好逆序解读。
  无语境实验五结果:1)中国学习者解读every...not,some...not,都强烈偏好表层解读;2)解读not...every,无解读偏好;3)解读not...some,偏好表层解读。通过实验五和实验四的结果对比,发现中国学习者解读every...not,some...not和not...every时汉语加工套路可能发生了迁移,但解读not...some时,尽管符合一语加工套路迁移的条件,迁移却没有发生。
  有语境实验六结果:1)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解读所有句型的辖域关系时,接受度相差较大。对于every...not,前者强烈偏好表层解读,但后者却偏好逆序解读;对于not...every,前者偏好逆序解读,但后者只接受表层解读;对于not...some,前者偏好表层解读,但后者只接受逆序解读。2)中国学习者对所有句型表层解读的接受度都比较高。高、低水平组解读所有四种句型辖域关系的表现都无显著差异。本实验证实表层辖域比逆序辖域更容易,量词与否定词的相对位置影响逆序辖域获取的难度,一语加工套路发生迁移,涉及语用原则的句型难以正确解读,语言水平对习得没有影响。
  综合量词-量词和量词-否定词这两类量化辖域结构的解读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量词-量词辖域关系,中国学习者解读所有句型的偏好模式和英语本族语者的相似,但逆序解读的接受度低;对于量词-否定词辖域关系,中国学习者解读every...not和not...every/some的偏好都和英语本族语者不同,习得困难。2)中国学习者解读这两类量化辖域结构的过程中,都有汉语加工套路的迁移。3)逆序辖域语境、量词位置、量词种类、语用原则都影响中国学习者解读这两类量化辖域结构,但语态不影响。4)英语水平不影响中国学习者习得这两类量化辖域关系。
  本研究发现二语量化辖域解读体现了多接口的复杂性,主要受到效率驱动渐进线性加工机制的制约,同时量词位置、量词词汇特征、一语加工套路、语境和语用原则等与加工器产生竞争或合作的关系,影响辖域关系的解读;二语量化辖域习得不仅与加工器的线性加工路线有关,还受到整合词序、语义、语篇和语用等资源能力的制约,以及二语量化辖域的形式与意义匹配模式的输入频率的影响。内在加工压力和输入频率共同决定二语量化辖域习得的发展。
  上述结果基本吻合加工决定论及其三个假设:效率假设、迁移计算假设和加工提升假设的预测,证明了加工决定论能合理解释辖域关系的解读机制和习得规律,也意味着生成语法沿用至今的量词提升理论并非普遍语法的必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1)同时考察量词-量词和量词-否定词的解读和习得,并作出了统一解释,扩大了前人相关研究的范围,为检验加工决定论的预测力和解释力提供了新的可靠的实证数据,增强了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同时,建立了二语量化辖域习得新模型,扩展了上述理论。2)基于实验语言学方法,严格控制变量,利用最新研究范式,对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更科学、更深入地揭示了二语接口知识量化辖域习得加工过程和习得机制。3)首次分析了语言和非语言的多种因素与渐进线性加工方式间具体的交互关系,确认了具体影响二语量化辖域的多接口属性习得的相关因素,深化了本领域的研究。4)为未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为相关专题的探索在方法论和实证数据上给同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对英语量化辖域知识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