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3月入住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被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医诊断符合血瘀证、急诊行PCI术治疗的患者。共纳入70例,术前随机分为观察组34人,对照组36人。两组患者均按照最新PCI治疗指南常规进行,两组患者术前常规均阿司匹林300mg嚼服,氯吡格雷600mg口服;试验组术前给予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推注400mg,并于术后连续静脉滴注,血塞通400mg+GS/NS250ml,每天1次,连续使用14天;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安慰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5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五聚蛋白3(PTX-3)、脑钠肽(BNP)水平的差异性及术前、术后24h心肌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c Tn T)的水平变化,以及术后即刻和1月后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经(LVEDd)的差异性,血瘀证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基线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代谢异常病史、心梗病史、心梗部位、累计病变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炎症指标的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s CRP、PTX-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 CRP、PTX-3均降低,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 CRP:(2.48±1.76)比(5.12±1.54)mg/L,t=3.264,P=0.024;PTX-3:(4.8±1.3)比(7.2±2.3)ng/ml,t=3.526,P=0.01].3、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前CK-MB和c Tn T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的CK-MB和c Tn T水平均较前降低,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MB:(62.4±12.3)比(142.6±36.4)U/L,t=4.231,P=0.016;c Tn T:(12.5±3.6)比(34.8±7.2)μg/L,t=3.957,P=0.014]。4、BNP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即刻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天两组患者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3±122)比(249±191)pg/ml,t=3.426,P=0.026].5、心脏彩超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行心脏彩超LVDd及EF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天和30天的LVDd水平较前明显降低,EF水平较前明显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改善更明显,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5天的LVDd及EF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0天试验组的LVDd水平较对照组更加降低,EF水平更加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Dd:(53.6±4.8)比(54.7±3.9)mm,t=1.925,P=0.041;EF:(50.3±4.1)比(49.6±3.8)%,t=1.892,P=0.043].6、患者血瘀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瘀证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天两组患者血瘀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10.1)比(34.1±11.2)分,t=2.856,P=0.039].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够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瘀证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