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验功能的《生死疲劳》中英文对比分析——以蓝脸描写为例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死疲劳》是莫言创作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代表作,目前国内对《生死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佛性、人性、叙事角度、人物特点、原型人物等方面的探索分析。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出发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本研究以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经验功能为理论框架,从全书中选出十个有关蓝脸的段落为研究语料,采用统计、分析和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等角度分别对《生死疲劳》中英两个版本经验功能的及物性进行分析,探索两个版本中经验功能实现的语法表现形式,并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归因分析。  本研究拟回答三个主要研究问题:(1)《生死疲劳》中英文版本经验功能的及物性特点分别是什么?(2)《生死疲劳》中英文版本经验功能的及物性存在哪些差异?(3)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研究发现:(1)对《生死疲劳》中英两个版本及物性分析中,排在前三名的过程类型都是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行为过程居中,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最少。(2)中英两个版本共有24个小句在及物性上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分为六种类型:过程类型的变化、英语小句中成分的增加、英语小句中成分的省略、过程小句和环境成分之间的转换、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之间的转换、不同环境成分之间的转换。(3)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隐性和显性、语言组织法意合和形合以及不同的句子结构竹式结构和树式结构是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总体介绍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动机、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论文的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本章概述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并对经验功能理论作了详细阐释。另外,作者对系统功能语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生死疲劳》的国内外研究也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三章是研究设计部分。主要陈述了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语料收集、研究步骤以及基于理论对语料分析的方法。第四章为语料分析和讨论部分,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首先,分别对中英版本进行及物性分析;其次,对两个版本及物性进行对比分析并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最后,对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为结论部分。主要概述了研究中的主要发现、研究价值,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将来的研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本研究是运用经验功能理论对《生死疲劳》中英文版本进行语言分析的尝试性实践,证明了经验功能在文本分析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对于英汉互译、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都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同时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在运用经验功能进行文本分析的实践上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一份参考。
其他文献
杰克·伦敦(1876-1916)是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在其晚期作品中伦敦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以“深生态原则”为理论基础分析探讨伦敦的生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