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异构网络及其时变的传输条件,视频服务器需要提供不同质量、不同尺寸和不同比特率的视频流。通常,对特定的设备或带宽,必须重新编码或转码得到新配置下的视频流。这种方式的代价非常大,对服务器及网络要求比较高。可伸缩编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可以在存在较大网络丢包率时满足各类视频服务的要求,同时为不同处理能力、显示能力如个人电脑或手机等终端提供可接受的视频。在收集了14份提案后,2005年1月,MPEG和VCEG决定联合JVT将可伸缩编码作为H.264/AVC的扩展并完成修正案。在学习H.264/AVC编解码基础知识以及H.264-SVC的扩展内容后,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完成了以下三部分工作:1.快速模式选择算法的研究利用贝叶斯分类器及大量实验数据统计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的快速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分别减少了增强层宏块的帧间预测、帧内预测及采用层间残差预测时的候选模式,从而减少了率失真代价的计算量,降低了编码时间。2.支持H.264-SVC的流媒体服务器的实现该服务器是基于开源项目LiveMedia而实现的,支持H.264-SVC格式视频流的传输,支持简单会话传输模式,遵循RTSP、SDP和RTP等流媒体协议。客户端采用集成了开源库Open SVC Decoder的mplayer播放器,实现了服务器/客户端的流媒体应用架构,能够流畅地传输并播放H.264-SVC视频流。3. H.264-SVC视频流的等级密钥管理方案提出了根据密码学中的等级加密策略来实现H.264-SVC视频流的等级密钥管理方案,论述了密钥的产生、分发和动态调整。与其他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高安全性、高效率、低存储以及灵活调整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