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激光通信粗瞄控制子系统优化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gi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卫星作为空地间通信的重要载体,人们对其通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相比于传统的微波通信,卫星激光通信作为新型的通信方式,具有频率高、波长短、方向性佳、波段相对独立和保密性强等优点,故卫星激光通信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各国研究热点。在卫星激光通信系统中,为了维持良好的通信链路,我们必须建立起捕获、瞄准和跟踪(Acquisition、Pointing and Tracking,APT)系统,粗瞄控制子系统是AP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承担的“中继卫星星间链路技术”课题为背景,对其粗瞄控制子系统各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提出假设并进行了相应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扫描捕获作为APT系统的关键步骤,本文首先对星间光通信的扫描捕获过程进行说明,阐述了目前常用的扫描捕获方式,然后通过模型建立和仿真提出优化方案,其中包括分别应用于单场扫描和多场扫描情形下的优化,结合螺旋和正弦扫描提出新型扫描方案,以及针对粗瞄误差的不对称性较高时的扫描方式选择。其次,针对目前粗瞄反馈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反馈测量器件绝对式光电码盘提出误差补偿的复合算法;并对解码单元板的粗码译码电路进行优化改进,以期其适应如火箭发射引起剧烈振动导致的机械结构变形或外太空高低温等因素造成的各类误差所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粗瞄控制单元的控制算法进行优化。指出目前课题中使用的增量式PID算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介绍了具有快速响应、对参数变化和扰动不敏感、无需系统的在线辨识和建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作为增量式PID控制器的备份,在太空中待命工作,以期达到最好的粗瞄控制效果,为后续精瞄控制系统达到所维持良好通信链路提供必要的精度。
其他文献
在一般的企业库存管理中,普遍存在库存量过高以及整个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的问题,即“牛鞭效应”。导致“牛鞭效应”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库存管理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
电能是现代社会使用最为广泛的能源,面对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电网电能质量下降和高质量电能需求之间的矛盾,研究实时准确检测电网电力参数和电能质量参数的装置、及时掌握供电设
虚拟人脸合成是将二维的人脸图像、视频监控系统,同三维人脸识别和人脸造型技术相结合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极具理论研究价值。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以三
气浮台可作为一种在太空环境下模拟无摩擦情况下的运动设备,其可以在地面上为卫星及其他航天器提供一个近乎真实的运动环境,是地面全物理仿真实验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着。与交通相关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一方面,城市交通路网结构日趋复杂,给交通部门统筹规划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道路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的主要手段,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是目前
本文是以RoboCup F180小型足球机器人视觉系统为背景展开的。针对现存视觉系统在实时性、识别精度和对光线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具
在当今世界,航天事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复杂而又艰难的,它涉及的领域几乎遍布各个行业范围,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空间交会技术与天地往
随着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交通效率、交通安全等要求的日益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微观交通仿真能非常细致地模拟交通系统的交通环境及车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s)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的思想和方法,以良好的推广能力、极低的分类和逼近误差、数学上的易处理性和简洁的几何解释等优点,已经被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