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人们对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于他的处女作《收藏家》(又译《捕蝶者》)相对研究的人要远远少于其代表作,而且研究者对于《收藏家》的研究大多是从心理分析,形式主义或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的,很少有学者从自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自我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作品。自我从人类诞生之初就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也是人类文学频繁表现的重要主题。因此研究自我观在《收藏家》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与运用自我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自我观的理论来分析《收藏家》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自我的变化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个体的自我是处于多种社会关系的自我,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家庭、阶级和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另外,作者还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这一独特视角来分析探讨小说中的悲剧结局,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和内涵。同时,《收藏家》这部作品也反映了很多与现实相关的问题,克莱格的境况反映了战后英国社会的不公正、阶级不平等这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在小说结尾时克莱格的自我几近丧失,由此引发我们对于如何完善自我的思索。因此,《收藏家》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当下困境,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