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水平进水口漩涡比尺效应和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wubo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建筑物的进水口前经常会出现漩涡,比较严重的会出现吸气漩涡,对于水工建筑物和水力机械有一定的破坏。从广义上讲,进水口前的漩涡是一种结构尺度较小的涡旋,与龙卷风、台风、大气环流、海洋环流等的运动规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具有比较重要的科学意义。故探讨漩涡的本质规律,漩涡的内部结构,漩涡的启动机理、运动规律,都是人们认识和消除漩涡的基础。模型试验是一种研究水工建筑物进水口漩涡问题的常用方法,但模型试验中存在比尺效应,试验成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原型中漩涡运动的规律。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物模试验、数值模拟等研究抽水蓄能电站水平进水口漩涡的比尺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中进水口普遍存在的漩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消除进水口漩涡的主要研究成果,如漩涡的成因、漩涡的消除和利用、漩涡的数值模拟等,具体内容包括:进水口淹没深度、边界条件、比尺效应、柯氏力的影响等。 (2)、结合水力学、涡运动理论等,分析了几种基本的涡,如点涡、Rankine组合涡、Oseen涡、Burgers涡的精确解,探讨了几种涡各自的特性。从粘滞力等方面说明了上述几种涡与实际工程中漩涡存在的差异,对于进水口漩涡的模拟有一定的帮助。 (3)、以某抽水蓄能电站进水口为原型,进行了1:15、1:20、1:30、1:60、1:80、1:100各比尺下的进水口试验,通过图表和理论分析,探讨了抽水蓄能电站水平进水口吸气漩涡比尺效应的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平进水口漩涡,比尺为1:15~1:20之间的模型,模型试验采用1.0~1.5倍的设计流量模拟,1:20~1:60之间的模型,模型试验中采用2.0~2.5倍的设计流量模拟,都能满足Re>3×10~4、We>120,比尺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模型试验中漩涡的运动规律能反映原型中漩涡运动的情况。 (4)、根据比尺为1:20的进水口模型,建立了进水口漩涡的数学模型,探讨了VOF模型在多相流中的应用,分析了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和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进水口漩涡的数学模型提供一定的经验。
其他文献
目前,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不可避免地位于河床覆盖层上,有的工程覆盖层深达数百米。覆盖层为分布于地表的未经胶结成岩的形成于第四纪的各种松散状态的堆(沉)积物,它的物质组
Toll-like受体(TLRs)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广泛分布在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表面,它们能够识别各种病原微生物,激活机体的天然免疫反应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在哺乳动物先天免疫系统
  通过阐述尾矿干堆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实践,分析了尾矿干堆技术与传统湿排技术的区别及优缺点,研究了尾矿干堆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并介绍了尾矿干堆工程典型应用实例,最后
  在井下日常生产服务过程中,地质人员发现因采场打钻、洒水除尘、冲帮刷顶和自然淋滤水等现象,造成了溜井的淋滤水。同时在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粉矿,因溜井淋滤水作用而流失。因
由于淡水资源的天然分配与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分布不相协调,水资源存在着来水量的时间分配与人类需求差距甚大的矛盾,调水工程是解决此矛盾从而实现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