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三天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三天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并设立常规针刺对照组进行比较,客观评价两种针刺治疗的疗效差异,从而丰富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为临床筛选出更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三天穴为主(天牖、天容、天鼎)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天,共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通过比较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经颅多普勒检测值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效率为76.67%。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ESCV)比较:治疗前两组各项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均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积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眩晕、肩颈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积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TCD检测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VA、BA及ICA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均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VA、BA及ICA平均血流速度组内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VA、BA平均血流速度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CA平均血流速度组内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BA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VA、ICA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两种针刺疗法均能有效治疗颈性眩晕,但三天穴为主针刺疗法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2)两种针刺疗法均能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症状及功能,但三天穴为主针刺疗法在改善患者的眩晕、肩颈痛症状及提高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3)两种针刺疗法均能有效调节颈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但三天穴为主针刺疗法同时能调节颈内动脉血流。随着眩晕症状的改善,颈内动脉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颈性眩晕与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存在一定正相关的关系。
其他文献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校的文化传播能力不可忽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站本地化成为高校本地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以南开大学官方英文网站为例,在对其网站建设
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制定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工业机器人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焊接件磨平、铸造件去毛边、冲压件去毛刺等精密制造加工行业中,工业机器人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5年4月,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等10个城市入选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2016年,另有广州、石家庄、四平、青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