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针灸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观察针灸治疗对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双侧卵巢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和双侧卵巢平均体积大小、卵巢血流灌注的影响及中医临床证候的改善,对针灸治疗肾虚肝郁型DOR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多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资料选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妇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60例,并将这60例肾虚肝郁型DOR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组以补肾疏肝,调理冲任,调神定志为法予以针灸治疗,对照组予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方案即口服雌、孕激素复方制剂“克龄蒙”,两组均自月经周期第6天开始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卵巢功能指标:血清AMH水平、AFC、卵巢体积(Ovarian Volume,OV)和三维超声检测卵巢血流灌注:血管化指数(Vascularis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sation Flow Index,VFI)。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1)组内对比: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能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卵巢功能指标:(1)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AMH水平、AFC、OV大小、卵巢血流灌注VI、FI、VFI值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能提高血清AMH水平、AFC、OV大小及卵巢血流灌注VI、FI、VFI值;(2)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MH水平、AFC、OV大小、卵巢血流灌注VI、FI、VFI值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提高血清AMH水平、AFC、OV大小及卵巢血流灌注VI、FI、VFI值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疗法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肾虚肝郁型的中医临床证候,提高卵巢的储备功能,即提高血清AMH水平、AFC、OV大小和卵巢血流灌注VI、FI、VFI,此治疗方法有效且安全可行,可推广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