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给予不同铁含量饮食以及长期低强度游泳运动,研究雌性大鼠血液铁状态及海马NHI含量的变化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动物为两批,第一批为断乳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饮食低铁含量组(12mg/kg,SL2)、标准铁含量组(45mg/kg,SS2)、高铁含量组(1000mg/kg,SH2),每组均为静息组。第二批为断乳雌性SD大鼠108只,分为饮食低铁含量组(12mg/kg),饮食标准铁含量组(45mg/kg)和饮食高铁含量组(1000mg/kg)。每组再分为运动组和静息组,即分为六组,分别为低铁含量饮食+运动(EL)、低铁含量饮食+静息(SL)、标准铁含量饮食+运动(ES)、标准铁含量饮食+静息(SS)、高铁含量饮食+运动(EH)和高铁含量饮食+静息(SH),各组用相应的铁含量饲料喂养1个月后,运动组开始游泳,每周5天,每天1次,持续3个月。静息组除不进行运动外,其余处理同对应运动组。运动期满后,大鼠空腹24h,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清铁状态指标,包括血清铁(SI)、血浆总铁结合力(TIBC)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取海马组织液氮速冻,-80°C冰箱保存,测定海马NHI。研究结果1.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雌性大鼠血液铁状态的影响饮食铁含量对Hb、HCT、MCV、MCH、RDW、TIBC、TS(P<0.01)和SI(P<0.05)均有显著影响,运动对Hb、HCT、MCH、SI和TS均有影响(P<0.05)。与SS组比较,SL组MCV及MCH显著降低(P<0.01),TS降低(P<0.05),RDW及TIBC均显著升高(P<0.01);SH组Hb降低(P<0.05),HCT升高(P<0.05),MCH、RDW、SI、TIBC和TS均无差异(P>0.05)。与ES组比较,EL组MCV、MCH、SI、TS均显著降低(P<0.01), TIBC及RDW均显著升高(P<0.01);EH组Hb升高(P<0.05),HCT、MCV、MCH、RDW、SI、TIBC和TS均无差异(P>0.05)。与SL组比较,EL组SI、TS显著降低(P<0.01),Hb、HCT、MCV、MCH升高(P<0.05),RDW无差异(P>0.05)。与SS组比较,ES组Hb、HCT、MCV、MCH均升高(P<0.05),RDW、SI、TIBC、TS均无差异(P>0.05)。与SH组比较,Hb、HCT、MCV、MCH、RDW、SI、TIBC和TS均无差异(P>0.05)。2.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雌性大鼠海马铁状态的影响饮食铁含量对海马NHI有显著影响(P<0.01),运动对海马NHI无显著影响(P>0.05)。与ES组比较,EL组NHI显著降低(P<0.01),EH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SS组比较,SL组NHI显著降低(P<0.01),SH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相应的静息组比,EL、ES、EH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第一批静息组比较,EH组NHI升高(P<0.05),ES、EL组无明显变化(P>0.05);SH组NHI显著升高(P<0.01),SS、SL组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结论1.长期低铁含量饮食会导致大鼠营养性铁缺乏。2.在低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会加剧大鼠血清铁状态的降低;在铁含量饮食足够时,长期运动会导致Hb、HCT升高,但血清铁无变化;在高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对血液铁状态均无影响。3.运动和饮食铁含量两因素之间对雌性大鼠有交互作用,饮食铁含量对海马NHI有影响,低铁含量饮食组海马NHI含量降低。在低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加剧海马NHI的降低;在饮食铁含量充足及高铁含量饮食时,运动后海马NHI无显著变化。4.在低铁含量饮食和高铁含量饮食时,运动前海马NHI均明显降低,运动后低铁含量降低,而高铁含量饮食恢复正常水平,提示在高铁含量饮食时,运动不对雌性大鼠海马NHI造成影响,海马具有维持铁代谢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