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报道在都市报中的角色演进和创新之路——以《钱江晚报》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报业经历了从党报的一统天下到都市报的遍地开花,媒体变革随着经济发展愈加紧锣密鼓,目前,都市报普遍出现了目标受众年轻化、操作手法杂志化、进入特色竞争阶段的新特点,教育报道的功能也从原来党报时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逐步增加了提供服务和提供信息两大功能,其地位也从边缘化角色走到了公众关心的舞台善良处,同时在提高公众素养、拓展国际视野、策划独家新闻方面有了积极的延伸。 同时伴随经济发展和知识型社会的来临,教育类新闻报道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改革、民办教育探索、留学深造、继续教育等等,这些方面的教育信息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类报道的专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足见教育类报道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但教育报道也面临读者平均年龄降低、信息消费方式变化等诸多困境。教育报道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之路,作者认为,教育报道的创新之路应在其自身角色定位、功能扩展和栏目品牌打造几个方面继续创新。 在竞争激烈的都市报生存状态下,教育类报纸所吸附的受众群也是报纸竞争的重要砝码。教育报道的创新与发展对报纸的走向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钱江晚报》教育报道为主要描述对象,分析其在我国城市主流媒体发展进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总结都市媒体竞争的有效策略,同时试图探讨媒介产品,尤其是其中的教育报道在提升大众文化素质、营造文化氛围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都市报中教育报道在服务功能、指导功能、品牌塑造等方面的拓展思路。 纸质媒体面临愈演愈烈的竞争大战,有专家提出2008年就是检验我国媒体竞争力的一个残酷拐点。依靠新的媒介理念提升教育报道的传播效果,可以为协助提高都市媒体的竞争能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商业社会特征凸显。且随着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金融安全等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全社会迫切需要一个在国际国内传递金融财经信息的权威
随着会展业发展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型产业,书业会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书展的发展体现着、同时也引领着都市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海书展作为亚洲
穆青是我国当代著名记者。在长期的新闻生涯中,他通过自己的报道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广阔农村的发展全貌。 本文将穆青建国后采写的所有涉及农村、农民、农业的新闻作品作为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