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全新的课程理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空间,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可以说,多元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带来更多的教学体验,但也正是由于教学方式的激增,使我们必须进一步确认,究竟哪些教学方式才是真正惠及班级授课制下的全体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与以往课程改革相比,此次改革更加注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实践能力,这些特质都在差异性教学中得以体现。因此,差异性教学也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本研究共就三个部分对差异性教学进行解读:第一部分主要从差异性教学的内涵入手,试图挖掘差异性教学的深层本质及教学特性,以论证其受到新课程改革青睐的本质缘由及其现实价值,并通过与个性化教学、自然分材教学以及全纳教学等几个比较热门且性质相近的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找寻差异性教学与之相同和相异之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精准地运用差异性教学这一教学方式。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掌握支撑差异性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来为差异性教学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并以美国中小学、台湾“种籽学苑”及上海晋元中学的差异性教学实践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应用前提,试图尝试探析差异性教学的实施策略。第三部分主要以确立差异性教学的三维目标入手,为学生设置带有差异性的学习目标。同时,以预设教学的角度,创设适合学生差异性生长的教学环境。再由生成性视野出发,运用教学对话、弹性分组以及使教学回归生活等方法,实现差异个体的真实差异诉求。最终,笔者把本研究的落脚点落在实现差异性教学评价方面,以实现差异性教学系统的完整建构。就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想要尽早实现差异性教学的深层应用尚存在一定的客观问题,但不能因为一时的困惑而抹杀了有利于全体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本研究通过上述对差异性教学理论与实践内容的阐释,期待其可以真正受到师生的重视,并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差异性教学的探究和更深入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