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和谐,一直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与追求。1933年英国作家James Hilton (詹姆斯·希尔顿)在Lost Horizon(《失去的地平线》)里以喜马拉雅以东藏汉交界区域为原型创建了Shangri-la(香格里拉)这个词以及它所代表的优美、和谐、令人神往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因此而成为人们的精神王国和美好理想的归宿。本论文以中国川、滇、藏交界区的香格里拉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资料搜集、室内整理,对“香格里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科学的诠释。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系统阐述了香格里拉的由来和内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香格里拉地区的环境和资源,即自然环境多样性及其成因;第三部分重点探讨了香格里拉地区的民族和文化,即人文多样性及其成因;第四部分全面分析了香格里拉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第五部分针对香格里拉地区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一种未来香格里拉地区的发展模式。具体结论如下:(1)从多角度综合分析,认为最接近名词“香格里拉”所体现的内涵与精髓的地域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的主体部分。(2)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多样性包括地貌类型多样性、气候类型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以及资源多样性,等等。这里山高谷深,雪山冰峰发育,这里垂直自然带谱完整(高达9个),且拥有全国50%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以及30%以上的高等植物。这种自然环境的形成是地质构造、地形与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3)香格里拉地区的人文多样性包括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宗教多样性,等等。这生活着藏、彝、怒、白、纳西、傈僳、独龙、普米、回、汉等26个民族,具有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信仰着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各民族和睦共存,各宗教自由传播。这种人文环境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以及自然地理综合作用的结果。(4)在香格里拉地区目前存在的人口贫困、发展滞后、生态脆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香格里拉应该选择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生活之路:各民族的生活得以改善,过上现代的生活,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不会因此而受到破坏;应该选择一个核心、两个圈层的发展模式:以自然和人文多样性保护为核心,以农牧业升级为主题,适度发展水电业,积极培育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