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与诗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oma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期文坛,迟子建是一位独特的女作家,当大多数女作家把目光投向都市生活的时候,她的文学视点却从来没有离开乡村、河流、和山林。这表达了她对于自然和谐的生存图景的回顾,以及对自然神性的深深敬畏。她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反思,对山林弱小民族的关注,恬淡而又理性的创作态度形成了她卓尔不群的创作个性,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评论者。综合看来,对迟子建的文学评论以小说为主,从小说的评论内容上看,对迟子建小说中对于东北民俗、民俗内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将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挖掘。本文试图从迟子建小说中探究东北鄂温克族人诗意生存的图景,尤其从鄂温克族民俗事象,民俗的深刻内涵及其鄂温克诗意生活末路等方面来解读迟子建小说的个性特征与文化价值所在。民俗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生活”。鄂温克族的风俗迥异于其它各民族。他们聚居于大兴安岭,形成了有本民族地域特色和特征的民俗风情。这奇异的风俗成为区别于汉民族民俗文化的标识,成为迟子建耕耘的文化土壤。在这片她所热爱的文化土地上,她以民俗事象为载体,在历史边缘游走,关注着工业文明时代少数民族鄂温克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并在创作中以其浓厚的地方性与鲜明的地域色彩成就她独具个性的文学方式,表达着她的见解与思考。本论文的第一章分析《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形色各异、纷繁复杂的民俗事象。从人类社会生产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从心态到口头行为,所有形成风俗习惯而世代被传承的事象,都属于民俗。诸如民俗两个方面即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在迟子建笔下都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反映,也融汇了对北方淳朴善良的人性和古朴的黑土民俗的赞美。第二章分析鄂温克诗意生活的精神基础---萨满文化。在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萨满文化是鄂温克民族诗意生活的精神内驱力,是鄂温克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撑,也是鄂温克族整个民俗文化系统的基础,是渗透到鄂温克族生活的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其小说文本中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和灵魂崇拜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民间信仰也就远远超出了其原有的意义和作用,具有了浓郁的审美艺术内涵。这些民间信仰的描写使迟子建的小说显示着奇丽的情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第三章分析民俗事象的深层内蕴。在迟子建的作品中,萨满文化以其特定的地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神灵创世、神生万物、万物有灵的精神世界,展现出鲜明、自然、功利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迟子建笔下的民俗事象也并不仅仅是对生活中诸种民俗事象的简单复现,它是作家对于自然界的真挚赞美与讴歌。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自然不仅仅是鄂温克生活的舞台,也是他们和谐生活的主体和民族历史的见证。在东北迤逦的自然风光中,鄂温克族人和谐地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现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迟子建正是濡染于故土民间风习中,感受到故土质朴淳厚的生活气息,才形成浓厚的恋土爱乡情感,故乡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她思乡的蛊惑。论文第四章分析鄂温克诗意栖息的末路。以自己独特的宗教,民族色彩浓郁的生存模式,酷爱自由的性格和敬畏自然的精神独立于当代文明的鄂温克山林民族实现了人、神、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一片难得的世外桃源。但他们“天人合一"的图景终于有一天被人类所谓文明的脚步踩碎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根本改变,传统文化延续需要的环境基础逐渐丧失,现代文明的广泛传播,文化交流的全面展开,使鄂温克猎业文化呈现急剧断裂态势。由“游”到“定”,彻底打破了鄂温克猎业文化与环境以往的平衡、共生、互助关系,鄂温克族的诗意栖息成为了末路。这不仅表达了迟子建对于人类文明进程中尴尬无奈的反思,也表达了她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呼喊。
其他文献
一、DHS、PFNA、Gamma3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性研究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有效内固定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18具
基于实地调查,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以及闲暇心态等方面考察了广西省博自县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的闲暇生活状况,其闲暇生活总体特征表现为:闲暇时间小幅度增加、闲暇活动内容单调、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江苏省教育
目的本实验建立酒精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型,应用此模型观察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神经鞘磷脂循环相关酶活性及mRNA表达量的改变,分析该循环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
目的:喘息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症状,小儿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本研究通过常见的三种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调查和比较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小儿喘息性
膨胀土在反复干湿循环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先出现主裂隙逐步发展更多的次裂隙,最后把土体分割成碎块。蒸发速度、含水率梯度、试样的水分蒸发量等是影响裂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正>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本书匠心独运的文化批判,风靡一时,影响过一代知识分子。孙隆基先生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做一个"长时段",用结构观念——针对特定范围的一种共时性设定—
当刘亮程的第一本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于1998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新疆文坛的热切关注,多位评论家先后撰文对其创作进行研讨。并被当代评论家誉为“20世纪中国
目的:观察脂质体包裹荧光素钠对人皮肤透皮性能和在皮肤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真、表皮中荧光素钠的分布和含量。结果:荧光素钠
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的察右前旗、张北县、集宁区、大同市、武川县、左云县、右玉县进行了马铃薯贮藏期病害的调查,并对病样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调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