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持续性进展的最终归宿,是全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世界肾病专家为解决此难题一直思考并做了大量科研和临床研究。目前全球约有240万肾衰竭患者需要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每年人数以7-8%的比例上升,终末期肾病只能靠透析和肾移植治疗,花费相当昂贵,导致许多终末期患者因不能承受经济负担而摒弃治疗。中医药在防治CRF过程中具有疗效确切、用药安全、费用低廉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复肾功方是著名中医学家、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临床60余年总结出的治疗CRF的经验方,主要适用于慢性肾衰竭Ⅰ、Ⅱ期,其疗效肯定。故本课题以klotho蛋白及mRNA的表达和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作为切入点,研究复肾功方抗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作用机制,以期阐明其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可能的作用机制。目的根据前期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究复肾功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本实验拟从肾损伤的减轻、修复和抗肾间质纤维化等角度进一步研究该方对CRF大鼠klotho蛋白及mRNA的表达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影响,为深入挖掘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和研发出一个作用机制明确、安全有效、便利实惠的中成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取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5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复肾功方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均为11只。正常组给予常规饲养,其余4组大鼠则用腺嘌呤含量为0.5%的饲料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连续喂养3周。造模结束后,随机从造模各组中抽取1只大鼠和1只正常组大鼠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和病理组织学检测,以证明造模成功与否。造模成功后,所有各组大鼠改用常规饲料饲养。正常组、模型组大鼠则给予0.9%生理盐水(NS)20 mL·kg·-1d-1灌胃;复肾功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则按体质量分别以含原生药材量4,8,16 g·kg-1复肾功方水煎剂灌胃给药,1次/d,持续灌胃30 d。干预治疗后,用20%乌拉坦5 mL·kg-1体重腹部麻醉、心脏采血3-5 mL,分离出上层血清,低温4℃保存备用。接着颈椎脱臼快速处死大鼠,打开腹腔,充分暴露双侧肾脏,止血钳固定出入肾动静脉,防止血液大量流入腹腔,取出肾脏并用PBS冲洗肾脏,再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去除肾脏筋膜,从窄面均分后的肾脏,分别采用4%多聚甲醛固定和液氮速冻保存,多聚甲醛固定后的肾脏主要用于石蜡包埋,液氮速冻后的肾脏挪至-80℃超低温冰箱冻存以备用。取各组大鼠血清样本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含量;HE、Masson染色检测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Klotho、Wnt4、β-caten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Klotho、Wnt4、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和BUN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病理损害明显,肾脏Klotho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Wnt4、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则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复肾功方各剂量组大鼠血清SCr、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减少,肾脏组织Klotho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Wnt4、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肾功方能有效抗肾间质纤维化、减轻及修复肾损伤,从而延缓CRF的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肾脏Klotho蛋白及mRNA,减少Wnt4、β-caten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