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现实背景,对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改革,尤其是对作为经济微观层面的企业所进行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21世纪初,苹果公司i Pod的推出使整个电子产业的技术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电子产品硬件与内容通过生态进行连接,极大地拓展了电子产品的功能与使用范畴。而随后谷歌公司对安卓系统的开发以及电子产业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则对电子产业有着颠覆性的意义,它降低了电子产业的进入门槛,如我国、韩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国家的电子企业基于自身所处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出样式新颖、更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的产品,在本国市场取得相对优势地位,实现企业的壮大与品牌的快速成长。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产业的持续发展,市场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不断缩短,全球电子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这对于传统老牌电子企业如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甚至出现了如诺基亚公司一到两代产品落后就被市场所淘汰的情况。与诺基亚公司一样,日本的索尼公司在这场产业变革中同样出现了无法适应的情况,连续出现业绩下滑,甚至多年亏损等情况。但我们应当看到,相较于诺基亚公司,日本索尼公司是较早的对产业变革有一定的认识,并主动进行创新发展的企业之一。虽然索尼公司的经营状况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但是对其在日本经济转型与电子产业技术范式变革双重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对我国的企业是有指导意义的。通过对索尼公司的创新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索尼公司的创新发展是从由美国引进技术、通过二次创新推出差异性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到培养出自身的核心技术、推出独创式产品,称霸世界市场。这一经典的后发展案例成为了小型企业不断研究的案例,我国的很多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是通过学习索尼的经验发展壮大的。索尼公司在转型期中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尝试,虽然成效并不明显,但其在转型期中的各种创新尝试以及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本文试图利用全面创新发展理论,从技术、制度、管理三个维度对索尼公司近年的创新发展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整理索尼公司转型期创新发展策略,与其自身进行历史的比较,总结其创新发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作为后起之秀,应当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范式的变革周期会不断的缩短,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如何适应技术范式的变革,实现自身的持续经营,发展壮大,最为关键的还在于持续的全面创新,全时空、全员地从技术、制度、管理多个维度持续对企业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自身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