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ka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信用社自2003年改革以来,取得了可观的发展成就。但改革成果更多的得益于外部推动力,而非农村信用社自身制度完善的内力所致。改革中治理结构运行异化、理论健全而实际运行不到位、多流于形式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和深入发展。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就要做好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工作,而法人治理制度是管理体制的核心,所以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积极作用,完善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势在必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理论研究上的困惑和冲突,使得该命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本文以此为研究起点,以制度演进和变迁为视角,寻找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目标、原则及具体实现路径。基于上述思路,文章划分为包括导论在内的四个部分:第一章导论本部分就我国农村信用社治理的现状进行概括,并提出当前信用社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同时针对本文中确定的问题展开文献综述,以确定要求起点和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农村信用社治理的再认识——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应用本部分目的在于确定本文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即制度变迁理论和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演进的现实历程。该部分通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信用社治理制度演进轨迹进行分析,为下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现状及其问题本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从政策、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在肯定上述成效的同时,提出当前信用社治理中在管理体制、风险控制、经营收益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以产权问题和控制权问题为基础和核心。第四章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的完善本部分在前文,特别是在第三章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我国农村信用社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其治理目标、制度设计原则,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完善建议。论文以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安排说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原因,并进而提出,应建立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目标和完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产权设置、调整激励与约束机制、改善金融监管措施、破除二级法人体制。
其他文献
目前风力发电中对风机接地电阻的要求主要是依据制造厂的资料,缺少统一的规定,希望通过本文给大家一些启示。同时结合工程经验讨论如何按要求设计接地网。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社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门。他们缓解物资短缺,提供救济救援、进行医疗保护,开展公众教
在对横江新村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原则,对横江新村进行功能分区,并设计"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最后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旨在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借
会计和税收向来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同时,虽然会计和所得税密切相关,但由于各自的目标、适用原则、适用范围、服务对象等诸多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异也不
回顾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和讨论了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探讨了继电保护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提出了继电保护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
地方财政支出相对效率问题就是指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关系问题,它表现了政府在财政资金上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研究财政支出相对效率问题对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有着重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35名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生活干预,对照组在知情原则下基本维持原有生活
个人理财最早出现在瑞士,之后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地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金融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个人理财是促使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并通过对个人或家庭的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智能家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未来家居的发展方向。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