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党内民主的建设。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时期,只有坚持创新发展,党内民主制度才能继续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束语。绪论:党内民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制度学文献综述。第一,国内学术界对党内民主的涵义、原则、发展党内民主的途径、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以及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党内民主的内涵、党内民主的原则及党内民主的发展途径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二,西方学者多从政党制度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加以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学者对中国内部政治的研究发生了巨大改变,从对上层政治人物的个体研究转向对政治体制的整体研究,从模式化的研究转向现实化的研究。第三,制度问题基本理论。研究党内民主制度创新,首先要了解制度问题的基本理论。制度问题是十分丰富和庞杂的,本文介绍了制度的涵义、制度的分类、制度的功能以及制度创新等内容。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历程。正确理解党内民主的内涵,要掌握党内民主的基本要求,即党员主体、党员权利保障以及程序性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1921年建党到遵义会议的准备阶段;从遵义会议到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逐步完善阶段;从党的八大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曲折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解构。分别介绍了三个制度的基本涵义、发展现状以及现存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民主选举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候选人产生机制不健全;二是差额选举流于形式;三是现有的程序制度不完善。民主决策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决策前的协商、论证不够充分;二是对决策的贯彻落实监督检查不够;三是民主决策制度本身不够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被监督对象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够;二是对监督主体一党员的监督权利保护不够;三是党内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党内民主制度创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针对选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选举制度的设想:是要完善候选人产生机制;二是要扩大差额选举、逐步实现直接选举;三是要完善选举程序。针对决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决策的程序为线索,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的设想:一是要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二是要完善决策前的论证、质询机制;三是要完善决策后的监督、检查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民主决策的优越性。针对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监督制度的设想:一是要加强对被监督主体尤其是领导干部、“一把手”的监督检查;二是要保障完善广大党员的监督权利,从而使民主监督有效展开;三是要加强专门监督机关建设,保证纪检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结束语: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发展的展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党内民主制度,但是在党内民主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必然要求党内民主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仍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在探索中前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