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钢筋混凝土节点中,经常出现梁纵筋在节点区范围内紧密排列、上下交错而导致混凝土不易浇筑甚至无法浇筑的情况。当相交的梁纵筋处于同一标高时,还不可避免地要对梁纵筋进行变形,这既给施工带来了不便,又使构件的力学性能受到影响,特别是当梁纵筋直径比较大时,变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加明显。然而,目前国内外对这种工程中常见问题的研究还非常稀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构造方式,完成了2个钢套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体(主要区别在于钢套箍面板的厚度),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并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了多个试件的模拟分析。对试件的力学性能、裂缝发育规律、位移延性、滞回耗能性能、节点核芯区抗剪承载力、钢套箍受力特性以及钢套箍面板尺寸对试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①试验证明,采用这种钢筋混凝土节点构造形式,避免了梁纵筋贯通节点时组成相互交织的密集钢筋网,能够有效的减轻节点中钢筋拥挤的局面,在节点中形成大量的空隙,非常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保证节点区混凝土的密实性。②试件的承载能力、位移延性以及滞回耗能性能,随钢套箍面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③钢套箍面板存在一个“最适高度”,当低于该值时,节点组合体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当高于该值后,再继续增加面板高度对组合体承载力的贡献不大或者不经济。④在试验中,各试件的剪压比均在0.20以下,属于中低剪压比,节点均未破坏,并且都保持了良好的完整性,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剪承载力。⑤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钢套箍能够使节点组合体的承载力及位移延性与常规节点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