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3月31日,我国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它是继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影响巨大的一项金融创新。融资买空交易作为信用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但是,融资买空对市场的流动性影响在国内外学术界仍存在着较大争议,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对整个市场流动性产生何种影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实证检验我国融资交易转常规后的市场效应,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融资制度和提高市场质量提供相关的实证依据。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别去考察融资交易机制对市场和个股流动性的影响,并利用我国证券市场过去两年的融资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在理论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流动性的有关理论及融资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作用机制。在实证部分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事件研究法等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融资交易与市场流动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融资买空交易额变动不是市场流动性变动的Granger原因,即融资买空对提升整个市场流动性方面的效果不显著;(2)对个股而言,利用事件研究法对新纳入和剔除融资标的证券的个股进行检验表明:融资买空交易机制能显著提升个股流动性,并且具有持续性。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与我国融资交易发展现状,从提高投资者参对融资交易积极性进而推动融资业务进一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