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史学性与文学性于一身的《史记》,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和散文作品,也对诗歌创作影响匪浅。研究《史记》对先唐诗歌的影响,不仅能够充分发掘《史记》的诗性特征,还能为窥探古代诗歌接受《史记》的整体风貌提供线索,进而为研讨诗、史互渗的表现及规律提供参考。绪论:一、论述选题的意义;二、回顾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三、概述《史记》在唐前的传播情况,为后文的探讨提供文献依据。第一章:探讨《史记》的诗学特质。通过对《史记》接受《诗经》《楚辞》情况的论述,追溯《史记》的诗学渊源;通过对《史记》诗学内质、诗性思维、诗化语言和诗歌意境的解读,揭示《史记》的诗学特征。第二章:探讨先唐诗歌对《史记》诗学精神的接受情况。通过《史记》与其他诗学著作的比较,揭示出《史记》的实录精神、不朽精神及发愤精神的特点,进而论述先唐的感时伤乱之诗、积极言志之诗和讽世抒怀之诗,对《史记》诗学精神的继承。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选取受《史记》影响较大的三类诗歌题材,进行具体而微的探讨。第三章:探讨《史记》对先唐咏史诗的影响。咏史诗最为显著地体现了《史记》对先唐诗歌的影响,它在取材《史记》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人、事的吟咏、评论和抒情,不断地拓展着《史记》的人物形象。第四章:探讨《史记》对先唐游侠诗的影响。司马迁为游侠立传并歌颂其美德的远见卓识,引发了游侠诗的崛起和繁荣。魏晋南北朝诗歌,通过对游侠嫉恶如仇、尽忠报国、流连市井的描写,展现了《史记》中游侠的人格遗韵。第五章:探讨《史记》对先唐边塞诗的影响。司马迁塑造的沙场英雄以及游侠形象,为边塞诗的人物刻画提供了借鉴;马迁大胆揭露军事矛盾的批判精神,导引了边塞诗对军中矛盾的反映;《史记》描绘的边塞图景以及悲壮场面,影响了边塞诗中慷慨悲凉的环境描写。结语:在总结先唐诗歌接受《史记》情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诗、史互渗的表现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