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格码(Low-Density Lattice Code)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密度格码(Low-Density Lattice Code),简称为LDLC,是一种基于欧几里德空间的连续信道下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与LDPC码相同的是,其同样具有稀疏的校验矩阵,可以利用迭代译码算法进行高效地译码;与LDPC码不同的是,LDLC的编码和译码都是在实数域进行计算,即欧几里德空间的计算,而非伽罗华域的计算,这样使其编码和译码的复杂度大大降低。本文给出了LDLC的基本定义及其相关的性质,并给出了LDLC的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拉丁方LDLC的构造方法,去6环的拉丁方LDLC的构造方法,以及基于转转的LDLC的构造方法。其中基于转换的LDLC的构造方法是在已有的LDPC码的校验矩阵基础之上,进行非零元素替换,得到符合LDLC要求的校验矩阵,该方法也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本文中列出了LDLC的两种译码算法,一是LDLC的迭代译码算法,该方法也是提出LDLC的原始论文中所给出的LDLC的译码算法;二是LDLC的NBP译码算法,即非参数核密度估计迭代译码算法,本文的仿真程序均采用LDLC的NBP译码算法。在本文的后半部分,给出了LDLC的构造算法和译码算法的软件仿真,首先构造拉丁方LDLC,利用LDLC的NBP译码算法去其进行译码,得到拉丁方LDLC的NBP译码性能的初步仿真结果;其次构造去6环的拉丁方LDLC,利用LDLC的NBP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并与未去6环的拉丁方LDLC的NBP译码性能进行了对比,去6环的拉丁方LDLC相对于未去6环的拉丁方LDLC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进。最后利用Ⅰ类2维的EG_LDPC码构造规则LDLC,再利用NBP译码算法对其进行译码,并给出其与相同码长的拉丁方LDLC的性能比较,基于转换构造LDLC的方法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其NBP译码性能没有拉丁方LDLC的NBP译码性能好。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LDLC的NBP译码算法的性能,本文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拉丁方LDLC的NBP译码算法性能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LDLC的度,码字长度,LDLC的生成矩阵中非零元素的取值,NBP译码算法的迭代次数和NBP译码算法的抽样点的个数。其中,码字长度和LDLC的生成矩阵中的非零元素的取值对拉丁方LDLC的NBP译码算法的性能影响较为明显,而LDLC的度,NBP译码算法的迭代次数和NBP译码算法的抽样点个数对拉丁方LDLC的NBP译码算法的性能影响均存在一个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其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并行多载波的传输方案,具有良好的抗多径干扰的能力以及较高的频谱利用率,适合于高速率和多媒体的数据传输,被LTE (Long Term Evolution)视为核
人脸识别技术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信息安全、刑事侦破、出入口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现实视频环境中,由于成像条件的限制、光照变
车联网能够增强交通安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以及提供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由于车联网中节点的移动受道路限制,加之移动速度快导致网
分布式系统,是指以分散的方式用分布的资源完成同一功能(包括对等计算、文件共享等)的系统。网络需求的多元化、应用和服务的复杂化要求越来越多的业务在分布式系统上进行。
子网移动(Network Mobility, NEMO)是为了管理一组节点同时移动而提出的概念。随着车载网络、个域网等应用的快速增长,NEMO技术备受关注。本文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移动互联
调制信号识别在多种民用和军用领域中扮演关键角色,如认知无线电、频谱监测等。在实际无线通信中,多径信道会引起信号的失真,信号识别变得更有挑战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
全光可调时延线是光信息处理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oc型全光时延线结构。此时延线主要由高非线性光纤、色散补偿光纤和滤波器组成,利用高非线性光纤中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移动通信也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通信手段。MIMO技术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已经在标准化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列车速度的提升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的同时,对高速环境下列车上通信服务的种类和质量要求也
眼底图像的血管分割对糖尿病的分析和诊断至关重要,其结构特征的变化可以直接反应糖尿病的病变程度和治疗情况。眼底图像血管是眼底图像中可见的最稳定和最主要的结构,当眼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