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是以少林膏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少林膏药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力求探索少林膏药的特色,从中寻找有利的线索、摄取有益的历史经验,为研发新药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起到推广少林膏药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发扬少林寺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方法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学、史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收集资料,主要参考丁继华主编的《伤科集成》,其收录了1911年以前的各个朝代的骨伤科论述和专著139册,其中第四部分为佛家伤科共26册,涉及少林伤科达19册,选取这19册少林伤科中散在记录的少林膏药方;还参考《中国佛教医药全书》和《少林寺武术伤科秘方集释》等。其次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将少林膏药按照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硬膏、软膏和敷药,再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其用药特点、制作工艺。结果首先,通过对少林寺概念的界定及其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了解少林寺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少林武术、少林伤科和少林医药的发展;通过对膏药的历史、分类及制作工艺的介绍,了解膏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占据的重要位置。通过对以上两者的论述,确定本论文少林膏药所涉及的内容是以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为主,广泛包括南少林、民间少林等在发展过程中记载的膏药方,继而整理少林膏药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对20多本记载少林膏药的文献书籍进行整理,共选录少林膏药方240首,其中硬膏方50首、软膏方59首、敷药方131首。用表格的形式,对选录的少林膏药方进行分析,得出少林膏药方中多使用活血化瘀药,在配伍上往往选择清热药和补虚药;在药物归经上,多使用归肝(胆)经、心(小肠)经的药物的结论。再分别对选录的少林膏药中硬膏、软膏、敷药的用药和制作工艺进行介绍。少林膏药中的硬膏主要是对少林医家制作硬膏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与现代工艺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少林医家制作硬膏的有效经验并加以利用;少林膏药中的软膏主要介绍软膏的常用药物,其中多次用到蜗牛,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借鉴;少林膏药中的敷药多使用简单,一般是受伤之处的新鲜草木或是准备好的储存的粉末外加其他药物敷在患处。最后,对少林膏药在药物、使用、现代研究及与中医膏药在理论、贴敷、医家、治疗、制作和机理方面进行总结,探索少林膏药的优缺点,为现代伤科临床提供价值,改进少林膏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少林膏药中有很多方药值得我们研究和开发利用。在药物方面少林膏药方用药符合骨伤科疾病用药的特点,提示在骨伤临床方面要注重对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及归肝(胆)、心(小肠)经药物的使用;在制备方面,硬膏中得珍膏,虽然用到十种油十种草,且制作工艺复杂,但有广泛的治疗范围,有待现代科研验证和开发,为临床提供新药;软膏中蜗牛的使用、蛤蟆墨的制备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加以利用的地方;敷药方中多种基质、简便药物的使用及为处理紧急损伤疾患提供临床方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