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龙虾和杂色龙虾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分子进化研究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虾类(Palinura)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dcapoda)爬行亚纲(Reptantia)。形体较大、肉质细嫩,滋味鲜美且外形五彩缤纷,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是我国福建,台湾和广东近海重要的渔业资源。本文以总DNA为模板采用步移PCR扩增法测定了波纹龙虾和杂色龙虾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探讨了龙虾类mtDNA分子进化的特点,结果表明:  波纹龙虾和杂色龙虾mtDNA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5665 bp和15700 bp,在GeneBank登录号分别为JN542716和JQ320274。波纹龙虾和杂色龙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排列顺序及组与其他一些物种线粒体相似: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xotein-coding genes,PCGs)、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6sRNA和12sRNA)和一段A+T富集区组成。其中有14个基因位于轻链(L)上,分别为12sRNA,16sRNA,nad1,nad4L,nad4,nad5,tRNAVal,tRNALeu-CUN,tRNAPro,tRNAHis,tRNAPhe,tRNACys,tRNATyr,tRNAGln其余23个基因位于重链(H)上。  两种龙虾的atp6与atp8之间和nad4与nad4L之间的重叠情况一致,均重叠7个碱基。除cox1和nad2,其余的1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以标准的ATN作为起始密码子,在其他物种的线粒体全序列中的起始密码子使用情况与之相似。had2以GTG为起始密码子,cox1的起始密码子是ACG,这在后生动物中也曾见报道。除atp6、atp8、cox3、nad1、nad2、nad4L和nad6的终止密码子是TAA外,其余的终止密码子为不完全的T或TA,其转录产物的3’末端为U或UA,可在转录后加工过程中加接多聚腺苷酸尾巴,从而形成完整的UAA终止密码子。控制区是AT富集区,也是整个mtDNA中变异最大的区域。22个tRNA中,除了tRNASer(AGY)基因的二级结构缺少DHU臂外,其余都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tRNA折叠除正常的碱基配对之外,还存在碱基U和G的错配现象。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全序列、Cytb、cox1和16SrRNA建树来阐明龙虾类的系统发育,为进一步对龙虾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楚科奇海和白令海位于北极海区的西部,是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国际上对北极海区的小型底栖动物研究较少,在这两个海域甚至鲜见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本文依托我国第五次
为研究干出胁迫条件下孔石莼(Ulva pertusa)相关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在实验室内模拟干出胁迫状态,以处理后的孔石莼为检测方(Tester),以正常生长(对照组)的孔石莼为对照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具有遗传性,属于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慢性血糖升高和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甲壳素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
本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研究对象,对其IRF-3基因进行克隆、不同组织表达差异分析。通过提取草鱼头肾总RNA,应用同源性克隆和RACE-PCR方法获得IRF-3基因cDNA
研究表明,三叠纪下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挤压碰撞形成苏鲁造山带,在造山带前缘岩石圈挠曲沉降形成南黄海前陆盆地。苏鲁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直接控制了南黄海前陆盆地的沉积演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