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脊柱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X线片、CT、MRI、)中各种征象的分析与整块病椎组织病理结构的整体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了解脊柱结核椎体病灶组织形态及移行过程,明确影像学上椎体特征病灶的病理改变,提高临床对脊柱结核椎体病灶的综合认识。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1.选取我院2008年至2009年确诊并手术的38例脊柱结核患者,比较同期X线片、螺旋CT、MRI对脊柱结核椎体破坏的敏感度和椎体病灶分布范围,统计相应组织样本的CT值;2.根据术前影像学和术中观察将患者分为两组:1.硬化型病变组,28例;2.非硬化型病变组,10例;另取4例新鲜尸体腰椎做对照组。选取术中整块病椎标本进行不脱钙骨病理切片的制备和标本显微CT(micro-CT)的三维扫描。确定脊柱结核椎体病灶各种样本组织病理学特征和三维参数。结果1.诊断脊柱结核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RI、螺旋CT、X平片。对于单个椎体结核病灶破坏范围的确定,螺旋CT更具有临床意义。2非硬化型病变组骨破坏方式以骨吸收为主伴局部纤维化,硬化型病变组骨破坏方式以骨坏死为主,同时有明显成骨改变。硬化壁内外不同骨组织样本的组织病理特征明显,各样本的显微CT(Micro-CT)三维参数之间有显著的差异。结论综合分析影像资料,是明确脊柱结核椎体病灶范围的关键。病变椎体各组织样本的影像学、病理学和骨小梁三维结构具有特征性。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的研究,可对脊柱结核椎体病灶清除范围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