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及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虚拟交易的空前发展,虚拟货币应运而生。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阶段的虚拟货币,即初级虚拟货币,是指由网络运营商等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在固定有限的范围内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进行流通,用来购买虚拟产品、电子化服务或部分现实商品的充当等价物的近似货币。它具有虚拟性、有限流通性及近似货币性等特点。我国目前官方禁止虚拟货币的双向兑换,但由于网络上大量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存在,使得虚拟货币的双向兑换得以实现。另外,随着虚拟货币的发展,其可购买对象不仅局限于虚拟商品和部分现实商品,购买范围扩大到更多更广泛的现实商品,那么虚拟货币就会取代部分流通中的现金,对国家的货币政策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包括中央银行的垄断地位及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进而影响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除了上述问题,由于我国虚拟货币监管机制及法律体制不健全,存在诸多漏洞,虚拟货币、虚拟财产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隐患,虚拟货币还带来了诸如赌博、偷税漏税、洗钱等方面的社会问题。虽然虚拟货币作为一项新事物,对其研究也才刚刚起步,但虚拟货币的迅速发展以及由其带来的诸多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对虚拟货币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详细了解并分析了虚拟货币的产生背景、含义与本质属性及其运行机理、交易方的交易动机之后,才能进一步分析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带来的其它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行之有效的监管建议。本文的思路也是这样展开的: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阐述了虚拟货币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并对目前国内外对虚拟货币的研究成果做出回顾。第二章是虚拟货币的基本理论分析。介绍了虚拟货币的含义、产生背景,属性及其与电子货币的联系与区别,虚拟货币的运行机理,即虚拟货币的发行与流通机制。第三章是国内外虚拟货币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对国内外网游中的虚拟货币和外交网站中的虚拟货币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国内外的发展区别及对我国的借鉴。第四章是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首先重点分析了虚拟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挑战,包括对中央银行垄断地位的影响、对货币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的影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工具的影响。然后分析了虚拟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后分析了虚拟货币目前还存在的其他问题。第五章是相关的政策建议。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虚拟货币的监管情况,然后针对目前虚拟货币的发展情况及监管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互联网环境的瞬息万变,商业模式的飞速发展使虚拟货币的发展空间难以预测。面对日益复杂的虚拟货币市场,我们还需对其加强关注,调整相应的措施,在使虚拟货币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制止潜在的危机,为其发展提供规范健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