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地层反射地震记录叠前参数反演的应用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21世纪接替常规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同时又是海底灾害和影响全球气候温室效应的主要因子,因此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普遍公认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广泛分布,根据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物理条件,大约27%的陆地和90%的海洋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区域,但是精确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必须依靠现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取样等多种探测技术,其中地震弹性参数结构研究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一种关键技术,它对估计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范围、数量及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制的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地层由于水合物的胶结作用使得沉积物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显著增高,同时一般在海洋环境下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地层下方存在游离气层使得地震波传播速度显著降低,这种特殊的地震波速度结果为地震识别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提供了标志,因此本文研究地震波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以及该方法在识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地层中的应用。本文采用的地震波参数反演方法是以传播矩阵法为正演、以共轭梯度法为反演计算方法进行的。由于反演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地震波传播模型对实际地震波传播过程的描述能力以及反演计算方法决定了反演结果往往受到质疑,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往往难以评估。但是,近20年来的反演实践表明,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依赖于在反演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包括各种反演参数的合理选择。因此,本文在传播矩阵+共轭梯度的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模型数据分析反演中各种参数包括子波的频带、相位、延迟时间以及初始速度模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从而分析在反演方法确定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可能的反演策略,并为反演结果做出定性的评估。在应用方面,以Kormendi(1991)文中的数据为实例,采用不同的参数选择和策略,获取较好的反演结果;在分析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速度结构方面,南海ODP1148站位的测井曲线结构揭示了该站位含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性,利用本文方法并采取相关的反演策略,同样获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不同模型数据的反演结果以及实际数据反演结果显示了本方法在识别天然气水合物方面价值。
其他文献
磁性基底为磁性地层的顶界面,而磁性地层顶界面的构造直接影响盆地内沉积的形态、构造和性质。所以研究磁性基底无论对于研究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还是对于研究矿藏的分布都有极
随着煤田开发的程度逐渐增加,现阶段煤田地震勘探目标已经由浅部向深部转移,随着下组煤的开采,受灰岩的威胁越来越大,而地震勘探技术已成为获取煤田灰岩含水层的构造及流体识
随着众多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竣工,水库诱发地震已成为现今不可回避的现实和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国内外学者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探索,从水库地震的活动性特征、地震成因、地质
电视问政作为一档具有舆论监督性质的议政类电视直播节目,其核心是问题短片。在90-120分钟不等的时间段里,所容纳的8个左右、反映同一主题不同方面的问题短片,构成了整档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