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2A亚基在小鼠前额叶皮层相关功能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d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额叶皮层在工作记忆、注意力调节和行为抑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密切相关。在前脑参与构成NMDA受体的亚基中,除必需的NR1亚基外主要有NR2A和NR2B亚基。由于NR2A和NR2B亚基组成的NMDA受体具有显著不同的通道动力学特征,因此广泛认为这两种亚基在对NMDA受体的功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实,在小鼠的前脑过量表达NR2B亚基可使小鼠的记忆能力提高,海马CA3-CA1通路和内侧前额叶皮层Ⅴ-Ⅱ层通路的长时程增强(LTP)易化。然而,NR2A亚基的过量表达对小鼠的学习记忆与突触可塑性造成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为研究NR2A亚基在小鼠前额叶皮层功能中的作用,本实验室引进了前脑过量表达NR2A亚基的转基因小鼠,发现其前额叶皮层Ⅴ-Ⅱ层通路双向长时程突触可塑性受损,并表现出认知功能损伤。本文将进一步研究NR2A转基因小鼠前额叶皮层相关的多巴胺受体功能、工作记忆能力和长时程增强的变化。本文将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行为学以及电生理学技术相结合,利用蛋白免疫印迹、[35S]GTPγS结合实验、新异物体识别测试、自发转换Y迷宫测试、嗅觉工作记忆测试和离体脑片场电位记录等实验方法,对NR2A转基因小鼠前额叶皮层相关的多巴胺D1受体功能、工作记忆及长时程增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结果发现,NR2A转基因小鼠前额叶皮层多巴胺D1受体功能正常,自发转换Y迷宫测试中探索行为及空间工作记忆没有显著变化,新异物体识别工作记忆表现正常,但在嗅觉工作记忆测试中成绩低于野生型同窝对照小鼠。此外,NR2A转基因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Ⅱ-Ⅴ层通路LTP受损。这些结果提示NR2A亚基在小鼠非空间工作记忆和内侧前额叶皮层Ⅱ-Ⅴ层通路LTP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K7在环面上不同的嵌入的个数,并且证明了K7在环面上有且仅有2×5!个不同的嵌入,以及K7在环面上每一个嵌入的几何对偶图都是二部图,从而证明了K7在环面上每一个嵌入都是可Grunbaum染色的.在n=7情况下回答了Archdeacon的问题.
量子信息学是量子力学和经典信息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等研究内容。量子隐形传态和远程态制备是量子通信领域中两种典型的量子态传递方案。本文着重研究Pauli噪声对远程制备两个和三个量子比特态的影响以及利用低Q值腔进行遥远制备原子态的过程。量子纠缠在远程态制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纠缠态不可避免将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因此考虑噪声影响下的远程态制备过
过程能力,又称工序能力,是指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通常用产品质量指标的实际波动幅度来描述工序能力的大小。传统的过程能力指数都是建立在过程服从正态假设的前提下。但是实际情况中,很多过程并不服从正态分布。于是,讨论非正态分布下的过程能力指数,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热门的话题。Bootstrap方法不需要知道样本的原始分布,而是根据原始样本复制观测信息,通过重抽样对总体的分布特性进行统计推断
基于分子的同位素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借助已知的一种同位素的分子常数和分子结构,分析另一种同位素的光谱数据,进而获得该同位素的分子常数和分子结构。氧原子有三种稳定的同位素,160,170和180,其中前者的丰度最高。目前对氧分子\离子的光谱研究主要集中于由16O2和16O2+,对稀有同位素分子\子的光谱研究很少。而有关18O2+分子离子的光谱研究尤其少见报道。本文研究了18O2+分子离子的A2Πu-X
冷分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量子计算的新平台,精确测量,纳米光刻技术和冷化学等。因此,冷分子成为物理学新的研究领域之一,并在近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可以使化学稳定分子的温度降低到mK量级。本文首先综述了分子导引和囚禁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案与结果及其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冷分子在物理和化学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其次,对单根导线的静电表面导引的方案进行了实验研究;再次,提出了采用两根载荷导线的静电
本文研究了零模式乘方不变的非负Toeplitz矩阵和Toeplitz型符号模式的幂等性.我们的工作分为以下两部分:1.刻划了零模式乘方不变的非负’Toeplitz矩阵.我们的结果涵盖了R. HuangJLiu关于非负对称Toeplitz矩阵零模式的相关结果.2.讨论了Toeplitz型符号模式的幂等性,给出了不可约Toeplitz型幂等符号模式的一个等价刻划.
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继被证实可以激活蛋白酶体降解细胞内完整蛋白质SRC-3、 p21之后,在抑制p53蛋白活性、影响癌症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REGγ的生物学功能和机理仍旧有很多未知之处,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首次发现NIP30蛋白与REGγ相互作用。随后利用一系列胞内实验证实:当高表达NIP30时,REGγ对靶蛋白p21的降解被抑制;反之,p21蛋白水平则
学位
本文研究了三维半无限扩展喷管中的可压缩定常无旋等熵亚音速流的存在性,唯一性和正则性.所考虑的半无限扩展喷管由有限管道和扩展喷管两部分组成:扩展喷管部分为任意顶角的锥形区域,有限管道部分在入口附近为柱型区域,且半无限扩展喷管的边界为C∞光滑的.我们用位势流方程(二阶拟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来描述流动问题.首先通过对流体密度函数做截断,将此二阶拟线性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改为一个一致椭圆型偏微分方程边
中性原子光钟频率不确定度优.于当前计时所用的铯(Cs)原子钟,有望成为下一代时间频率标准,在消除一阶多普勒频移和反冲频移后,碰撞频移和黑体辐射频移成为了影响其频率不确定度的两个主要因素。若在三维光晶格里每个格点位置只囚禁一个数日的原子,可从根本上消除原子光钟中碰撞频移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着重研究利用光缔合效应解决原子光钟中的碰撞频移消除问题。光缔合过程是布光缔合光(PA)作用下,使两个处于基态
组蛋白上广泛发生的精氨酸甲基化修饰与基因的转录调控,细胞周期调控以及DNA损伤修复等过程都密切相关。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许多能够特异性识别或者读取组蛋白不同甲基化修饰状态的赖氨酸的蛋白因子以及组蛋白密码的效应因子被大量鉴定及研究,然而对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精氨酸的识别因子却知之甚少。所以,我们试图通过经典的生物化学纯化的方法鉴定出能够特异性识别组蛋白H3N端17号位和26号位精氨酸上发生的非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