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对白动画是一种以非语言形式来向受众传达故事情节、角色性格、情感思想等内容的艺术形式。这种信息传达方式造就了无对白动画的独特之处,是对跨越语言交流的艺术实践。论文结合实例从多个角度对无对白动画进行了分析,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概述了无对白动画的具体所指,分析了研究对象的研究价值,简要介绍了无对白动画的历史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主要探讨无对白动画的独特之处,将研究对象同相关艺术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从制作过程、艺术表现手段和信息传达的角度论述了有对白动画同无对白动画的差异,探讨哑剧、默片、舞蹈和舞剧这些无对白艺术同研究对象的本质区别和借鉴意义。第三章以叙事作为出发点,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叙事内容都适合以无对白的形式来表现,从内容倾向上将无对白动画划分为两大类并分别讨论了他们的特点。总结了研究对象的常用影像叙事手段,并分析这些方式能够降低使用对白的可能性的原因。第四章研究了无对白动画角色的表演特点。探讨了动画角色在非语言情境下的动作表现要点,提出了了语言与动作之间的转换所需要注重的问题,尝试分析角色如何通过外在形体传达内在情感。第五章论述了无对白动画的声音特征。音乐与音效对无对白动画的最终效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音乐主导型的无对白动画中,音乐在研究对象中与画面建立了极其密切的关系。第六章结合了现今的时代环境,对无对白动画的发展优势与劣势进行了探讨,从实验的角度进一步肯定了研究对象的先锋意义,并提出无对白动画对动画学习者的启发意义。第七章是结语部分,指出动画创作者不能够为了回避配音而去掉对白,无对白形式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表现内容。认为动画的发展应该多元化,虽然无对白动画在动画市场的比重并不大但仍应肯定其价值,并从非语言性艺术中汲取灵感推进它的发展。研究无对白动画对动画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论文从多角度对无对白动画的创作特点进行了解析,旨在通过对这种形式的特点分析为动画创作者提供更多思路,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动画艺术跨越国籍、语言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