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60例正常成人(蒙汉族)下颌前磨牙区解剖结构到颏管之间距离及颏管的测量研究与比较,探讨颏管在下颌骨内的位置与走行及蒙汉族正常成人在下颌前磨牙区与颏管之间硬组织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在该区域的手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对所选取的样本,记录相关数据后,按层厚1mm,层间距0.5mm进行下颌骨连续扫描,将所得数据输入重建工作站,利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测量相关距离。
结果:
本研究证实了颏管的存在,其管长为(4.18±1.20)mm。下颌管不是直接开口于颏孔,而是向前水平延伸(3.21±1.38)mm,然后向后上方返折,通向颏孔,颏孔下缘高于下颌管上缘(2.79±1.24)mm;蒙汉族正常成人之间在下颌前磨牙区解剖结构到颏管距离上有差异(P<0.01);在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区颏管由深至浅通向颏孔;颏管由前向后走行,越近颏孔越靠近颊侧;颏管在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区总体走行相对稍偏向舌侧骨板。
结论:
蒙族人下颌前磨牙区解剖结构到颏管的距离(包括管嵴距、牙槽嵴顶的宽度)与汉族人有差异;下颌管在行至前磨牙下方时继续向前延伸,然后向后上方返折续为颏管,颏管由深至浅通向颏孔,故临床手术中需注意此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