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同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信用缺失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制约了信用功能的发挥,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直接影响到市场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发展信用评级行业,重建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该文尝试着归纳整理信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重新诠释信用及信用评级的基本概念,分析总结中国信用评级行业1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形势,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以及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围绕上述主题,该文的章节安排如下:导言:简要阐述中国信用缺失现象的严重性及发展信用评级行业的现实意义.第一章:回顾了信用的演进及发展过程,并且对相关信息理论进行了综述,对该论文所要研究的信用的含义进行了讨论和界定.第二章:详细描述了有关信用评级的一般原理,重新诠释信用评级的概念和作用,并介绍了信用评级的一般方法和程序;同时,还对其核心——信用评级方法体系的国内外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章:归纳国外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及政府在该行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第四章:梳理了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过程,着重分析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第五章:结合中国评级市场现状,总结了中国评级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且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结束语总结了该论文研究的局限之处,并且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最后是致谢和论文的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