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经营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穷的生命力。直到今天,它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是我们祖先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中不断实践的结晶,它源于经济实践并服务于经济实践。虽然我国“重农抑商”政策极大的阻碍了当时的商业发展,但毋庸置疑,我国先秦时期管理思想中孕育着许多经营管理成分。遗憾的是,古代没有留下一本经营管理的专著,其思想较为零散地存在于历代经史百家学术论著中。然而,多年来许多国外学者把先秦的管理思想和军事思想应用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获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总的来说,在先秦管理思想研究中,学者们更加关注的是哲学、文史以及军事思想等内容的研究,对于经营管理思想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解放以前,由于整个国家处于经济文化落后,导致研究经营管理思想的学者和文献寥若晨星。在解放之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几位专家开始了经济学学科的拓宽工作,为后面的先秦经营管理思想的研究打下了难能可贵的基础。目前,大多学者对先秦时期经营管理思想的研究按照学派或者某个思想家来研究,对其经营管理思想进行整理。虽然这种方法可以体现出各个思想家经营管理思想的全貌及特点,但体系比较零散,不容易集中反映出先秦时期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和特点。因此,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管理特质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把先秦时期各家各派不同的人物的经营管理思想加以集中、分类和归纳,按照现代管理的逻辑思路,将先秦时期经营管理思想分为经营管理要素、经营管理目标和经营管理内容三个部分,管理特质分析方法分别应用于以上三个部分,提出先秦时期经营管理思想是以政府及商人作为管理主体,以农业、土地、财政、价格、工商业作为管理客体,在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环境的作用下以实现“和、富、王”为目标的经营管理。因此,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指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先秦、经营、经营管理思想、体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经营管理思想有直接的经营思想和间接的经营思想之分,本文主要针对直接的经营管理思想进行研究;第二章主要围绕先秦时期经营思想进行文献梳理,旨在为论文的写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描述经营管理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章阐述先秦时期经营管理的目标。第五章则对先秦诸子的经营管理思想,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进行归纳总结,在宏观经营管理思想上,主要是以伦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思想及以法治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思想。在中观经营管理思想上,分别从农业经营管理、土地经营管理、财政经营管理、价格经营管理、工商业经营管理进行总结。在微观经营管理思想上,主要有以货情论、择时论、择人论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六章指出论文的结论,此外详细描述了先秦时期经营管理思想对现代农业、现代企业、货币金融管理等当代价值,以及研究不足之处和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方向。本文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上。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以古代经营管理著作为对象探究经营管理思想特质。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以管理特质分析方法为主调,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法为辅,较为全面展示先秦经营管理思想,并提出其在现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