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意象的研究源自于城市设计理论.美国的凯文林奇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洛杉矶、波士顿和泽西城市民的体验作了研究,依据在现场调查和访问中取得的大量资料进行文化、艺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意象的研究源自于城市设计理论.美国的凯文林奇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洛杉矶、波士顿和泽西城市民的体验作了研究,依据在现场调查和访问中取得的大量资料进行文化、艺术、人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标准----意象性,并且阐述了它对于城市的建设和改造所潜在的价值.该文吸取既有的理论成果,针对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滨水城市的港口意象进行探讨.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扼要介绍国外经典理论,并比较当代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分析各家所长,以备研究中国港口意象所用.第二章进行了对中国长江中下游三个典型港口城市-南京、武汉、上海-的实地调查,对这三地的港口意象作了概貌性的论述.第三章和第四章根据文献和实地调查结果分析讨论港口意象的主要组成元素以及意象整体的结构方式.其中主要包括了坐标体系、张力体系等,并讨论了在港口意象认知过程中存在的局部坐标和自带坐标的概念.第五章主要是顺承上文的研究结果,在港口地区更新建设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对港口的意象建设提出一些原则上的建议,并对上文论述作一定补充.该文希望能结合中国港口发展的具体现实情况,对中国港口建设的意象性决策和具体的组织设计起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全文约三万余字,插图七十余幅.
其他文献
层次是建筑设计理论的重要方面,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从外部空间及建筑形体两方面入手,来研究层次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并
新时期,中国城市进入更新发展阶段,城市广场作为激发地段活力和突出城市形象的有效手段逐渐成为一个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历史环境的关系同样
该文内容主要如下:一、历史街区:明确历史街区的定义,分析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历史风貌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异同.在确定历史街区概念的基础上,论述历史街区的特征、
该文从基础研究入手,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及界定相关概念,分析城市历史地段的价值评析、环境特征和形态特征,阐述历史地段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分析和研究历史地段衰落的类型、特征
墓葬式祭祀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它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其物质载体--陵园、墓地的建设也具有其鲜明的特色.现代,陵园的建设更成
伦理至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宗法伦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传统伦理观有其不合时宜的方面,然而,源自于西
论文研究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视角,以上海住宅产业为研究切入点,回顾上海住宅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其特征和存在问题,同时分析中国加入WTO后,对上海住宅产业的影响,并提出了
滨水区城市设计是以水域开放空间为研究主体,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为主要对象的设计.它主要涉及土地及岸线利用、滨水区与城市腹地的连接、历史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景观架
该文以浙江省为实例,通过对城市兼并以及兼并型城市形态问题的研究,试图以城市设计为桥梁,寻求一条走向兼并型城市理想形态的诱导、整合之路.以下是该文的主要章节内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