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基于要素密集度和技术含量的视角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rushui_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外贸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不仅应关注传统的商品结构,更应关注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学者的研究热点,对于汇率变动能否改善我国出口结构一直存在争论,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商品结构,对于汇率变动是否影响我国出口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的研究还不充分。   本文从要素密集度和技术含量的视角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基于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出口可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基于技术含量的视角,出口可划分为低技术含量、中技术含量和高技术含量。本文就汇率变动对出口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概括了人民币汇率与出口结构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特征,进一步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出口要素结构,出口技术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均具有显著影响.从要素密集度角度来看,汇率冲击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有负向影响:汇率是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而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中贡献率相对较小。从技术密集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上升会使高技术产品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对低技术产品出口在长期影响不大,中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会受到微小的抑制;从长期来看,低技术产品出口的变动更多是源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而高技术产品出口受汇率的影响较小。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助于改善出口的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标准金融理论的前提认为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其中一个关键假设为投资者拥有同质信念,但是随着行为金融的发展,很多来自实证领域的证据都使人们对此提出疑问,相对于同质信念,异
波特假说提出合适的环境规制政策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的创新效应弥补了环境成本,两者能够实现双赢,由于其本身的现实意义,引发了大量的学者对此进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从地区与行业角度进行研究,已有的文献中关于环境规制强度与外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刻。作为主要的投资形式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在带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