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再检验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个体的基本生存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心理需求和主观感受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经济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本文首先梳理了该领域研究现状,回顾了相关理论的完善过程,结合当前幸福感现状进行理论性分析,认为目前虽然已经积累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忽略了收入结构的不同可能会对个体幸福感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因此,本文借鉴“机会不平等”的相关研究,在估计收入决定方程的基础上,采用“反事实”分解方法,将个体收入分解为“奋斗”所得(由个体努力决定的收入)和“背景”所得(由家庭背景等外部因素决定的收入),进而检验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与此同时,本文还考虑了在不同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个体主观认知的差异,进一步进行代际分组和地区分组的比较性分析。本文根据上述方法所得的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奋斗”所得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且其估计系数明显高于“环境”所得。奋斗过程不仅为居民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还使其可以享受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以及自主安排生活的独立性,从而为其带来更高的幸福感;“50后”、“60后”和“70后”居民因为努力奋斗获得收入而产生更大的幸福感,而“80后”居民却更多是从家庭背景优越带来更高收入中获得更大的幸福;城市居民从“奋斗”所得中获得的幸福要明显高于从“背景”所得中得到的幸福,而农村居民从“背景”所得中获得的幸福要明显高于从“奋斗”所得中得到的幸福。将国民幸福感作为一项政策制定依据,可以有效弥补经济指标的不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因此,根据本文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政府应该在坚定不移的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推进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消除就业市场的社会歧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收入分配体系,从而为每个奋斗者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通过“劳有所得”获得生活幸福感。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DXA对比分析抗骨质疏松联合用药前后T2DM伴OP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与结构参数的变化,探讨T2DM对绝经后女性OP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预测患者中轴骨不同部位潜在骨折
目的为了解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衰竭26例,观察近期疗效及8年后随访结果。结果应用拉米夫定治
基于太阳能光伏技术的迅猛发展,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快速智能充电系统; 系统选用 MSP430 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 实现对蓄电池的充电控制; 选用了一种新型开关模式充电器件
人为因素已经成为造成飞行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航空人为因素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重视。飞行员通过驾驶舱内外各种视觉信息以及自身感觉等方式获取飞机状态信息,并通过飞行控制界面操纵飞机。在飞行控制的过程中,飞行员的脚眼配合能力会影响到整个飞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驾驶舱脚蹬控制器的设计上应用人因学知识不仅可使飞机得到更高的安全水平,而且满足更高更新的人因学设计要求,这对飞机整体性能、安全性和操控品质
由教育部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工作会议暨系主任联席会议于6月27日至28日在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