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产茶始于东晋时期,茶类的创制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要数福建最奇,开创了一代又一代的茶叶茗饮之风,虽朝代几经变迁,不变的是福建与茶的情缘,愈见深刻,现有乌、红、白、绿、花茶5个大类,茶类较齐全,已形成了闽南乌龙茶区、闽北乌龙茶多茶类区、闽东北多茶类区和闽西绿茶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茶学教育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而福建种茶历史悠久,与其相适应的茶学教育起步也较早,从1934年就开始关于茶学的教育,最早是为了培养茶叶的初级人才,开展茶学初等教育;之后提升为茶学中等教育,开始培养茶叶的中级人才;继而成立茶学高等教育,陆续培养出茶叶高级人才。发展到今天,许多院校都增设了茶学专业,福建省茶学教育事业可谓蒸蒸日上。本课题以福建省内7所茶学教育院校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对比分析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运用借鉴资料、自编问卷的形式,对相关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的茶学专业概况、培养目标、软硬件设备、师资力量和茶学专业教育现状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归纳分析,总结问题所在,提出福建茶学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综合素质教育和就业引导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改进意见,以供有关院校决策参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省茶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茶专业人才,推进我国茶事业的蓬勃发展。并结合福建农林大学拟创办的“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做出办学优势分析,对其在福建茶学教育事业所发挥的应有作用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