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北油田涧峪岔区长6油层组油藏描述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涧峪岔油田长6储层位于陕北斜坡带中部,主力含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为超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典型代表,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和油水关系复杂。储层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的差异严重影响了利用测井资料准确识别和评价油层的能力。本文以子北油田涧峪岔区长6油层组油藏描述为研究对象,从小层划分与对比,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特征及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等方面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涧峪岔油田长6储层位于陕北斜坡带中部,总体上是一个宽缓的西倾单斜,东高西低。油层组自下而上划分为长611,长612,长613,长621,长622,长63六个小层。(2)研究井区长6各小层顶面构造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各层宏观构造特征大体一致。没有较大的构造,只发育小幅度鼻状隆起构造。(3)研究区延长组长6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沉积,沉积亚相为三角洲平原沉积,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漫滩沼泽沉积,砂体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相。(4)长6油层组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填隙物主要为浊沸石。长6油层组孔隙度平均为8.9%,渗透率平均为0.9×10-3μm2。长6油层组孔隙类型以溶孔和粒间孔为主。长6油层组孔喉较小,分选性较好,连通性较好。(5)在长6储层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建立了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确定该区有效厚度划分标准,为长6储层多井评价及有利区预测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NVH(Noise,Vribration,Harshness)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十几年里,发动机噪声、风噪、路面噪声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这促使以往被掩盖的变速器噪声逐步凸显出来。目前,对
管翅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加工方便的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化工、电站等领域。直接空冷系统是火电站的主要部分,而直接空冷器作为直接空冷系统最主要的部件,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钢结构加工技术水平也得到一定提升.钢结构构件加工技术发展也给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促进作用,为此建筑施工企业需加强对于钢结构构建加工技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使产品数据、技术文档、工作流程、工程更改、项目管理等能够有效的进行交换、集成和共享,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