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体外研究利用喷砂技术对脱落金属托槽的不同底板处理后再粘接的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旨在为喷砂技术作为一种临床脱落托槽的重复利用的有效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120颗因正畸原因拔除的健康双尖牙随机分成两组:半小时组(Ⅰ组)和24小时组(Ⅱ组),每组有60颗牙齿。每个测试时间组按照不同托槽再分成各有30个离体牙的的两组:A燕尾托槽组和B网底托槽组。粘接好托槽的样本在37℃人工唾液水浴半小时或24小时后做第一次抗剪切强度测试。然后,随机挑出其中10个脱落托槽做喷砂处理去除粘接剂,再挑出10个脱落托槽做烧灼处理;每组离体牙牙釉质表面经预备处理后再分成3个亚组,每亚组10个样本,分别为新托槽再粘结组,喷砂处理旧托槽再粘结组和烧灼处理旧托槽再粘结组。经过37℃人工唾液水浴半小时或24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抗剪切强度实验。 结果 1 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托槽具有较高的平均抗剪切强度,并且随时间增加而增强,另外再粘接托槽有较高的平均抗剪切强度值,并在24小时段抗剪切强度有增强。同时,喷砂处理再粘接托槽同粘接新托槽相比有较高的平均抗剪切强度。2.在清理相同类型的托槽上花费的时间上喷砂处理和烧灼处理方法间存在显著差异,无论在半小时组还是24小时组中(P<0.01) 3 网底托槽具有单层网底结构,喷砂处理后显示粘接剂均被完全去除。燕尾托槽底板尽管喷砂后显示无粘接剂存留,但在较高的放大倍数下显示有少量的粘接剂仍残留粘接在燕尾槽内。烧灼处理后两种托槽均存在残留大量粘接剂。 结论 两种托槽24小时组平均抗剪切强度均明显高于半小时组,同一时间组中初次粘接和脱落再粘接网底托槽粘接强度均明显高于燕尾托槽。脱落托槽经喷砂处理再粘接同新托槽相比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烧灼处理托槽具有较低的抗剪切强度。而且,喷砂处理比烧灼处理在清理相同类型的托槽粘接剂上花费的时间明显少。 喷砂处理脱落托槽具有省时、省钱,保持托槽形态和性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较为昂贵的进口托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