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冷床炉熔炼TC4钛合金开坯轧制工艺与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hicah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EB炉(电子束冷床炉)熔炼技术被用于熔炼钛合金,这种技术可以明显缩短钛合金的加工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国内对该技术的研究仍然受制于人,尚未掌握一套比较成熟的轧制工艺,经EB炉熔炼得到的TC4钛合金铸锭在后期轧制过程中容易产生表面裂纹等宏观缺陷,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深入开展EB炉熔炼TC4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研究其变形机理,对该合金的后期生产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EB炉熔炼TC4钛合金铸锭为研究对象,运用Gleeble 3800热模拟压缩实验机,对其在不同温度(800-1100℃),不同应变速率(0.01 s-1、0.1 s-1、1 s-1、10 s-1),应变量为50%(工程应变)下,进行等温压缩实验,并对该合金在不同温度(800-1100℃),不同压下量(30%、60%、90%)下进行轧制实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对材料分别在双相区(α+β)和单相(β相)区基于DMNR模型建立了双重多元非线性本构方程,其精度较高,绝对误差分别为6.88%、4.44%,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9。并基于Murty准则和Prasad准则建立EB炉熔炼TC4钛合金的热加工图,研究结果显示,温度为1000℃-1100℃,应变速率为0.01s-1-10 s-1区域为最佳成形区域。(2)合金在小于1000℃轧制时,显微组织由大量细片层α相及少量β相组成,塑性变形由基面滑移和柱面滑移主导,在高于1000℃轧制时,显微组织由粗大的β晶粒及细针状α相组成,塑性变形由柱面滑移和锥面滑移主导。在变形量小于90%,温度为1050℃变形时,强塑性较好,变形量为90%,温度高于1000℃变形时,强度较好,塑性较差。(3)合金在低温小变形量下变形时,变形态晶粒含量较多,小角度晶界比例较高,塑性变形机制为动态回复,在高温大应变量下时,大角度晶界比例较高,塑性变形机制为动态再结晶,同时,在单相区变形时,发生β相到α相的转变,并且α相从β相析出过程遵循Burgers取向关系,即(0001)α//(110)β,α//β。
其他文献
作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农用地因土地征收范围制约而被排除在政府划拨、有偿供地方式以外。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受历史因素、经济模式影响,国有农用地也缺少集体所有向国家所有的转化机制,以及获取周边集体土地用益物权的有效途径。而且农民集体占用的国有农用地也因农民集体性质转变、集体土地入市等一系列改革而面临产权市场行为的合法化问题。只有解决好国有农用地面临的各种产权、交易等问题,才能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