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个世纪以来,离子交换膜及其相关的技术迅速发展,在水处理、环境保护、能源及清洁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为了针对苛刻的化工应用条件,研制具有优异离子选择渗透性、低电阻、高机械、化学稳定性的离子交换膜的成了当务之急。对于强碱性的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由于传统路线中的卤甲基化步骤中不可避免的采用强致癌物质二氯甲醚,因此无论是从经济成本还是环境保护方面,开发不采用氯甲基化步骤的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方法是目前的一个迫切要求。至于阳离子交换膜,目前工业应用最广的是以全氟结构的膜为代表,这种特殊的碳氟结构赋予了膜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的稳定性,但是其复杂的生产路线,高昂的成本严重阻碍了其广泛应用。所以对于阳离子交换膜的研发的重点主要放在以成本低廉的膜材料为基础制备耐高温、抗氧化性、耐腐蚀、耐有机溶剂的阳离子交换膜。另外,除了注重评估离子交换膜的经济性外,我们不能忽视离子交换膜的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要重视膜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这样才能为制备性能更加优异的膜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首先制备出一种质优价廉的高分子膜材料,开发出一种基于此材料的新型的不采用卤甲基化步骤的阴离子交换膜的绿色制备路线,该方法简单、高效、价廉,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以此高分子膜材料为基础,共混其他现有高分子材料,开发出一种无需外加交联剂,通过控制两种高分子的自带基团的交联制备出含有特殊交联结构的离子交换膜,该交联结构不但能增强膜的物理化学性能,还能使膜内功能基团有序排列,有利于离子传导。此外,参照该交联方法同样不需要外加交联剂,以半晶态的全氟聚合物和非晶态的二氮杂萘酮型聚醚砜酮为原料制备出一种具有特殊微观结构的离子交换膜,兼具全氟离子膜和芳香离子膜的优点,表现出与Nafion?膜相当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相同条件下比其优异的质子传导性。最后,针对这种优异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质子传导机理,为进一步开发低含水率下高质子电导效率的离子交换膜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可以取代氯甲基化,实现从聚苯醚(PPO)制备氯乙酰化聚苯醚(CPPO)阴离子交换膜。就PPO的成膜性而言,氯乙酰化程度在50%左右时最适宜;就其电化学性能而言,胺化时间在48~50小时,胺化浓度在0.91mol/L,胺化温度在35~45℃最为适宜。在这些优化条件下,该膜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离子交换容量(IEC)为1.15mmol/g,含水率为40%~60%,膜电阻~0.2Ω·cm2。(2)以CPPO为材料,共混溴甲基化聚苯醚(BPPO),并根据氯乙酰基基团和溴甲基基团不同的反应活性,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以氯乙酰基基团作为交联基团,则无需外加交联剂制备出具有特殊交联结构的CPPO/BPPO阴离子交换膜。该交联结构不同于常规的三维互穿网络交联结构,由于交联反应发生在固态,分子链不能自由运动,交联键均匀分散在膜内部,能明显增强膜的韧性和稳定性,并且该交联键的分布方式能促进膜内部功能基团有序分布,故最终的膜表现出优异的OH-离子传导性:25℃下OH-电导高达0.032Scm-1,完全可以作为碱性燃料电池隔膜进行工业应用。(3)以含有特殊基团的半晶态的全氟磺酸树脂(FSP)和非晶态的磺化聚醚酮(SPPESK)为原料,通过酸碱反应,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微观结构的离子交换膜。该膜综合了全氟离子膜和芳香离子膜的优点,表现出与Nafion?膜相当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相同条件下比其优异的质子传导性。(4)含有酸碱对的FSP/SPPESK膜存在一种微观的三相结构:分散相SPPESK均匀分布在连续相FSP内部,两相间通过一种以静电连接的酸碱对聚集相紧密结合。由于这些酸碱对的存在,该膜表现出良好的组分相容性,优异的热稳定性、耐溶胀性能等等。同时,在这个低含水率的酸碱对聚集相内部存在一些有利于单个质子传导结构,质子通过氢键的不断断裂和生成在这种含水率极低的环境内实现了快速的传导。(5)含有酸碱对的FSP/SPPESK膜在退火后会导致膜中的三相不同的微观形态的改变。对于FSP相区,退火能改变该相区中结晶度的变化,而在另外两个相区,高温退火能引发额外的酸碱反应,导致这两相内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由退火所引起的重结晶过程和酸碱反应过程具有温度依赖性,完全可以通过控制条件来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离子交换膜。